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五百七十章神都工坊 (2 / 3)

作者:我欲乘风归 最后更新:2021/8/19 21:18:01
        主要是因为太祖太宗都不是出生天潢贵胄,至于真宗皇帝…………刘娥可就是他在大街上看的。

        赵祯积极的发挥老赵家的传统,坚决不在g0ng憋闷着,一定要把皇帝平易近人并且时常出g0ng观察百姓疾苦当作是大宋的祖宗之法。

        好的事情当作祖宗之法自然没有问题,J十年甚至是上百年也不会不符合时代的国情,所以这些正能量的东西赵祯是从不吝啬的。

        时间长了,g0ng门的禁军,门外稍近一些的百信也就自然而然的习惯了,见惯不怪便是这个道理。

        当然神都城的百姓也早已习惯,没准那一天自己家门口就会突然出现大宋皇帝的仪仗也说不定,以至于天X喜欢关扑的大宋百姓会用皇帝关扑。

        把神都城按照东南西北和内外划分成各个区域,就赌皇帝仪仗会在晚上回g0ng的时候出现在哪一个区域。

        这本是大不敬的罪过,但在北平府的官员把人抓了,罪状都定下的时候,赵祯下旨把人放了,对待娱乐生活本就不多的百姓不能太过严苛,至于帝王威严……你若是真的有威严就不该担心这些所谓的“大不敬”。

        今天的目的地很清楚,大宋兵工厂所在的北城“天工坊”,这是当年苏洵划分监制的,和天工坊一样的还有J个工坊,铁器坊,琉璃坊等等……

        这些地方虽然叫坊,但却有严格的看守,四周内置的高墙和外围的城防相连,其上有禁军看护,四周箭楼无数。

        神都城是个人都会绕着这些地方走,城墙上骇人的八牛弩还嚣张,只要靠近丈之地,警告都没有直接S杀,为此即便是晚上的醉汉也不会例外,因为这,北平府衙门申冤的百姓不在少数,但却没有一人得到同情。

        案件会直接送到赵祯的案头,所有人都知道结果肯定是官家御批的四个大字“Si有余辜”。

        即便是官宦之家的人也是如此,无有例外,正是这条铁律使得大宋把需要保护的东西保护的很好。

        从没有走漏过一点消息,这不光要归功于苏洵当年的监督,更要归功于契丹人,是他们的密谍活动让大宋对密之事更加小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