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七百七十二章名存实亡的自治 (3 / 3)

作者:我欲乘风归 最后更新:2021/8/19 21:18:01
        这对C原百姓来说是最大的福音,要知道化这东西对于他们来说实在太过遥远,甚至连权贵们都没有多少人能学习,鞑靼没有自己的字,只有语言,以前使用契丹字,现在自然要学大宋的化。

        听说学的好的人还可以参加科举,大宋的皇帝会亲自对参与科举的人进行殿试,并且授官,如此一来就成了大宋的官员,那身份可就不一般了。

        这是C原百姓从未想过的事情,简直如同做梦一般,所以他们对来之不易的生活抱有极大的热情和希望,主动的配合和维护大宋的官员治理C原。

        以至于往后无数到达C原的官员在任期满后回京述职的时候,常常感叹:“C原百姓之淳朴厚实,不输汉家矣!”

        赵祯给了C原以希望和繁荣,这就是根除C原之患的最好方法,但这还不是全部,劳动力的转移也颇为重要,C原的面积是大,C场是多,但放牧是一种大规模的行为,牛羊马匹甚至是C原鹿的数量远远超过了C原人口。

        若是人数少还好一些,但随着C原的稳定,人口的增加,牛羊的数量也必然增加,C场的压力加大,人口越多环境越稳定,人们对财富的渴望和追逐便会驱使者他们不断的增加畜牧,到时矛盾必然会爆发。

        为了长远打算,也为了增加大宋的劳动力,赵祯选择了对C原人口的控制,其实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历代C原之患不成气候,一直被汉室压制的主要原因便是在于他们的人口。

        生活环境,医疗条件,经济基础,等等使得C原民族的人口根本无法与汉家相b,若是C原上没有那么多部族和纷争,若是C原和原一样集力量,若是C原能有足够的粮食,汉家明还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模样。

        除了把壮劳力内迁消耗之外,赵祯还有一个办法,模糊化,把C原百姓的部族取消,并且统一称呼为大宋子民,对于现在急切希望得到大宋归属感的C原百姓来说,这有着极大的诱H。

        一旦成为宋民便入了大宋的户籍,成为实实在在有官方书的大宋子民了,如此一来便能享受和宋人一样的待遇和好处,而时间会冲淡这一切,慢慢的他们就会忘记自己的部族,忘记各部之间与原的隔阂。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千篇小说;http://pck.xbbqqgg.com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