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天竺还不够惨 (2 / 3)

作者:我欲乘风归 最后更新:2021/8/19 21:18:01
        唐朝时设了羁縻州以管辖,所以党项人和华夏汉室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十分紧张,无论是在化还是在意识形态上他们更容易融入大宋。

        至于剩下的交趾,倭国等一众四方小国融入大宋乃是因为大宋的强大和迫不得已,大宋在名义上并未对他们进行侵略,而是大宋的边防不断推进所造成的。

        边防为何推进?因为大宋的百姓在不断的南下,商队也在南下,没到一个地方便安家落户,逐渐的当地的土著变成了大宋庄园的劳力,而大宋的百姓和商贾又非常团结。

        时间一长,当地的宋人人口数量便远超土著,再加上不断的迁徙和移民,大宋的百姓源源不断的南下,穿越重洋的淘金,南海诸国开始请求大宋的官员前往管理。

        当地的国家国王其实早已被大宋的势力给控制,这便等于是大宋的百姓们进行了一场没有意识的和平演变。

        但天竺不同,无论是大宋百姓还是商贾都受不了当地的热带气候,也受不了当地百姓的懒惰,尤其是后者,乃是俩个明之间在心态的上的差距,根本不能接受。

        所以大宋和天竺之间并没有什么矛盾冲突,如果说有,那就是两国之间的经济冲突,或者受一个不满足的人和一个不想继续施舍者之间的冲突。

        荒谬吗?荒谬!这是赵祯从一开始选择天竺商路的时候就考虑放过的问题,只不过当时的他并没有想到事情会这么严重,毕竟天竺商路对于大宋来说只是一个备用的丝绸之路。

        在赵祯心丝绸之路只有一条,就是经过西域的丝绸之路,所谓的南丝绸之路不过是他在面对辽人和黑汗威胁时而备选的一条方案而已。

        当西北安定的时候,当然还是要继续那条西北丝绸之路,这条路为什么好?为什么成为华夏明的首选?其自然有经验和智慧的总结。

        通商西方自玉门关出,一路向西,路上途经无数城池和国家,在大宋境内便是穿越了曾经的西域,现在的新疆,吐鲁番这时候是高昌,wūlǔùqí这时候是彭八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