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两千一百五十一章国法之辩 (3 / 4)

作者:我欲乘风归 最后更新:2021/8/19 21:18:01
        官家既然来了,那一切都会有定夺,四周的百姓只能感叹这几个契丹商贾的运气好,居然能在这时候遇到官家。

        有官家在必能给他们主持公道,在百姓看来,这几个契丹商人不论是不是外戚,单单凭站在公道二字上就一定是无辜的。

        百姓眼中的公道很简单,契丹人来卖耕牛,价钱卖不出去,无奈之下宰杀耕牛卖r0U减少损失,这于情于理都是说得通的,毕竟谁也不愿亏钱不是?

        再说若是他们把亏钱这事情带回草原,所有牧民无论是契丹人还是宋人都不再养牛,那最后必然导致耕牛价格上涨,对百姓来说自然是不利的。

        稍稍有脑子的人都能算出这笔帐来,自然是会向着契丹商贾,宋人和契丹人之间的关系已经从敌对变成了相互之间消除仇恨的阶段。

        经过律法的规定和商贾买卖的往来,宋人发现契丹人X格上的有点,知道这些草原汉子其实好客而豁达,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但大多数人都得到宋人的认可,双方之间的矛盾也因为契丹国的覆灭而消失。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宋人百姓对这些契丹商贾是存有同情的,再听说他们是贵妃娘娘的族人,这便更加同情。

        说到底也是皇亲国戚,可在他们自报身份之前,态度依旧是和善的,没有盛气凌人,也没有破坏大宋的规矩,可见这些人知道遵守国朝法度。

        而赵祯的出现无疑是给了百姓观察皇帝态度的机会,赵祯自然不会破坏自己定下的规矩。

        在某种程度上政治正确还是极为必要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