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朝之后,这件本来不大的小事立刻发酵成为堪b盛唐时的君臣轶事,显然官家和包拯的关系就如同唐太宗和魏征。
这是明君贤臣的重要典范,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最要紧的是,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东城豪门的商号彻底完蛋的时候,一边是百姓对官家的歌功颂德,一边是东城豪门绝望的哭号。
虽然还有几个月的时间,但问题已经开始发酵,来自东京城的消息几乎是瞬间便击溃了他们最后的心理防线。
他们几乎家家都向钱庄借了大笔的钱财,甚至抵押出了家中的一切,为的自然是殊Si一搏,但没想到东京城的官营买卖和蔡记再次降价。
刚开始受到东京城的消息,他们觉得是东京城的人疯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消息汇总到神都城,他们终于慌了手脚。
东京城是大宋货运的集散之地,大同府同样也是如此,南有汴梁,北有大同,这是大宋商贾刻进脑袋里的事情。
大同府曾经是大宋和辽人交易的重要场所,当初大宋最大的榷场便是开设在大同府的,后来辽朝被赵祯攻灭,契丹的商贾几乎都留在了大同府。
东京城是大宋南方货物北上的集散地,而大同府却是北方货物向南运输的集散地,这两座城池都在影响这大宋的物价。
一南一北,虽都是大宋的经济中心,但却相互之间亦有来往,甚至有直达的火车方便运输并且绕过了神都城。
凡是大宋数得上名号的商贾都要在两地开设商号,当然,总号必定是要安置在神都城中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