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赶在太子爷出发前,曹寅总算将行宫布置得“翠竹碧梧,交荫于庭,清风徐引,则飒然衣袂间。”这才满意地点点头。可惜他压根不知道,他这些媚眼算抛给瞎子看了,太子打从一开始就没想那么快跟这些曲意奉承、靡费无度的官员碰面,他注定翘首以盼多日,也只能接到见到一个冷言冷面的四阿哥,懵懵然闹不清状况的五阿哥。
在通州好好整歇了一晚的太子,并没有忙着启程,而是和程婉蕴又换了一身粗布衣裳,身上什么值钱玩意都不挂,带着几个人雇了客栈老板的骡车,一路摇摇晃晃就往通州附近的小村落去走走了。
第79章淳朴
通州的繁华富贵,曾短暂地给过胤礽“我大清盛世”的错觉。
在程婉蕴与家人会面之时,他领着德柱便服出游,去了漕运码头,码头上夜里都还擎着无数风灯,所有的漕运粮食、商旅货物,都要从这个码头上下来,河湖在夜色中荡漾,月色清寒孤高照亮了远处的舍利塔。但无人得闲欣赏美景,卸货的、扛包的、交停船钱的,穿梭的人流各个手头都有活,没一刻停歇,就这样码头上等待运送的货物,还堆得小山一般。
码头上还孕育而生了各式各样的“水上船铺”,卖茶叶夜宵,卖酒与烟草,幡子高高地挑在船头,即便深夜也是吆喝阵阵,船上船下都是络绎不绝的人。
单看这幅光景,怎么会想到朝廷上的官员都在喊漕运经费拮据、弊窦丛生?就连漕运总督自己都喊着运道淤塞、船只又常遇风涛漂没,艰苦万分。
胤礽若不是亲眼所见,还以为漕运已然凋敝了。
这不是挺好的么?胤礽走了一圈,见漕船数与朝廷编制的大差不离,十人一船、十船一帮,十船互保,还有不少漕船在送完南粮后,便会在通州采购各类土产、货品往返其他码头口岸行销,确保不走空船,这些都是朝廷准许的,开源节流么。
但他只是看着,没下定论。
他才刚刚走出京城,才刚踩到第一个京城之外的城镇,通州离京城太近了,而且通州码头随处可见运军与押运粮官坐镇,巡视河岸,督促漕船前行过江。官兵摄于皇威,不敢做得太过也是有的,不一定能看出问题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