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东宫福妾(清穿) 第104节 (5 / 9)

作者:南风不尽 最后更新:2025/7/30 18:50:11
        第90章道理

        康熙今儿正好得闲,自鸣钟的铜指针都还未指向四点,康熙就已早早起来打完布库,用完早膳,把辫子一甩在养心殿接见臣工。

        今儿不是大朝的日子,处理完几项重要的政事,天都还没亮。

        打发完几个内大臣,想着军备已经议好了,老八那头银子也催缴回来了,算得上事事顺遂,康熙心里头松快不已,因太子妃昨个说那救济银子的事情,他又想起太子写的那封海防建制折子,写得很是不错,高屋建瓴又脚踏实地,也不知是太子和老四老五一块儿想的,还是在地方官员里遇着什么有大才的人了……康熙看完了实在满意!

        等太子回来,他们父子俩该关起门来,好好说说心里话才是。

        进而,康熙顺理成章就想起去了上书房有几日的弘晳,也不知他年纪这样小,字学得怎么样了,又习惯不习惯?弘晳生得和太子幼时极像,性子却又更平和安然,让人不禁想多疼他,不像太子幼时追猫撵狗的,皮得差点把乾清宫的琉璃瓦盖都给掀了。

        康熙想到这儿,不由露出一点笑意来,扭头对梁九功说:“朕好不容易偷得浮生半日闲,走,去上书房瞧瞧阿哥们今儿书念得怎么样!”

        梁九功连忙弯腰“嗻”了一声,就要派小太监去上书房通传,被康熙摆手制止了:“哎,不要给那群泥猴子通风报信,咱就悄悄地过去,否则怎么知道他们是真的勤学还是装模作样?轿撵也不必套了,今儿天好,就这么走着去。”

        皇上有这个闲心,谁敢嫌路太远?

        于是一群人浩浩荡荡顶着四角刚亮起来的天往上书房去了,结果走到一半又下了濛濛细雨,幸好梁九功是个预备周全的,只一个眼色,后头专门拿东西的小太监立刻抽出大油纸伞来,梁九功满意地对那小太监点点头,那小太监退下去时兴奋地满脸通红。

        梁九功亲自打开明黄大伞移到康熙头顶,康熙其实觉着这样绵绵的雨实在不必打伞,但他说这话肯定会被底下的奴才唠叨,尤其是梁九功这老货,所以他最终还是没说什么,只是脚步微微顿了顿,继续往上书房走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