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崇祯皇帝这边其实也在忙碌,他下旨给内阁着六部商议卢象升、洪承畴和孙传庭等人的奖赏,却迟迟没有结果,吵翻了天。甚至崇祯皇帝的案头,更是有很多弹劾这三位领兵封疆大吏的奏章,理由要找,自然是有的。
b如说,孙传庭和洪承畴两人直到十二月底才赶来勤王,这是对君王的怠慢,勤王不力,不加以重处,何以警示他人,何以彰显君王之威!
至于卢象升这边的理由就更好找了,让建虏掠走了多少百姓和物资,还有失陷宗藩,虽然有小胜,可是过大于功,如若不严惩,何以对得起德王,对得起那些被建虏祸害了的无数百姓。
甚至还有人弹劾他们三人对武夫过于宽容,是居心不良,建议厂卫严查!
……
对于这些奏章,崇祯皇帝都懒得驳斥,告诉陈宝庭等几名贴身内侍,凡这种奏章,把上奏的名字记下来,奏章就留中不发。
而另外还有一些奏章,则是京师到天津沿线的地方官,快马上奏说,建虏已经退去,粮食紧缺,再不处理那些百姓,就要出事了!
对于这个,崇祯皇帝一边下令把之前筹集起来作为军粮的粮食,拨出一部分发过去。另外,也让各衙门,包括户部和厂卫都想办法,尽量再凑集多一些粮食。
可是,反馈回来的消息并不好,粮价奇贵,京师都有不少百姓吃不起粮食在饿肚子了。
崇祯皇帝正想着这个事情的时候,卢象升等人的奏章就上来了。
他看了之后发现,他们这份奏章的大概内容,其实和戚继光到蓟镇练兵时组建军队的思路差不多。琢磨片刻之后,便御笔填上了总兵之名。对武将的提拔,不经过兵部,直接乾坤独断了。毕竟这是御马监辖下的军队,外廷管不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