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03 封赏处罚 (5 / 6)

作者:叫天 最后更新:2020/4/14 15:55:47
        宣德时又规定,新科进士不得直接授科道官;

        成化时增加规定进士必须历任三年以上,才有资格成为御史言官;

        而到弘治时又规定举人出身的教官必须历任六年以上且才行出众才能出任科道官。

        对于这些规定,崇祯皇帝只有对第一条做了要求。也就是所谓的“学识并通达治T者选任,吏员出身不得为科道官”这个,这个是御史的基本条件,修改为JiNg通,无任何恶迹;如果是吏员出身,除以上两个条件之外,还需要有刑事经验,则可异地为地方都察院的御史;如果想升任京师都察院,则必须有十五年以上地方都察院履历,且其履历为优等。

        之所以这么改,是在大明朝,其实真正做具T事情的,都是那些名不经传的吏员。而吏员这些,很多都是世代家传的。JiNg通律法的,也往往都是这些人。虽然有很多作J犯科者,可总有一些对官场非常了解的。由他们来督查地方官员,反而会非常得心应手。给了其一条走上官场的光明大道,相信不少人会珍惜这次机会。

        而所谓的JiNg通,自然是要向中进士一样进行考核的。不但是会背,还要能理解,能了解全国各地,特别是皇帝钦定案件。理解这些案件的背后,以此来解释中b较含糊的规定。

        由此,崇祯皇帝相信,这会进一步推进的细化,并对中的一些规定作出改良的意见。这种事情,不好拍脑袋决定,而是通过事件驱动,根据大明的实际情况来完善。

        当然了,主政地方的官员其实也要熟悉,否则没法判决地方案件。当然了,这些主政的官员是有其刑名师爷的,可以代劳。但是,御史不行,本人必须JiNg通才可以。

        另外,这次勤王战事中要处罚的人,最主要的就是定了谋逆罪名的这些。另外,也还有一些人要处罚。b如之前奏章已经递上来的,有关大同总兵王朴的。

        此人在危急时刻,借口云晋有警事,抛下卢象升,未得军令而私自逃离。不但如此,在躲了一阵,知道勤王军大捷之后,杀良冒功,假装是镇压了一批流贼而想借机邀功。对于这种人,崇祯皇帝没有丝毫手软,逮捕入狱,判斩刑。

        于是,大同总兵王朴这个历史上有名的逃跑将军,在原本的历史上,他在这一次是逃过一劫,等到松锦会战时坑了洪承畴之后,才被朝廷问罪杀头,提前到了崇祯十二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