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遵旨!”毕懋康一听,也露出了笑意,连忙回答道,同时在心中想着,还真以为皇上丝毫不顾及钱,原来也是想着能节约钱的啊!
一个时辰之后,崇祯皇帝从兵仗局出来了。
看过燧发枪,心中有了底,便想着,勇卫营和磐石营这边,都可以用燧发枪训练起来。等明年初的时候,给卢象升那边拨一些过去,这样能减轻他重建东江镇的压力。
另外,也不担心燧发枪被满清缴获。毕竟连兵仗局这边,想要打造出合格的燧发枪都这么吃力,就不信凭满清那边的工艺,就能超过兵仗局这边。再者说了,就满清那点本钱,又能打造出多少燧发枪?
真要邯郸学步的话,崇祯皇帝那是巴不得。最好都把钱拿去打造燧发枪,然后在战场上,结果点火率只有两三成,那就有乐子可以看了。
这么想着,崇祯皇帝便到了文华殿,传旨开物司员外郎宋应星觐见。
这个宋应星,在后世听闻了名声,不过还没见过,这也是如毕懋康一般,是第一次见面。
毕懋康身上有文人的习气,不知道这个宋应星如何?崇祯皇帝心中如此想着,便有点好奇。
没过多久,宋应星便来了。崇祯皇帝只一看,就能看出他应该是个务实的官员。
事实上,宋应星和毕懋康不同,他是在科举之路上碰得头破血流,不管多少菱角,都已经被磨去了,不再想科举之路,只是凭着兴趣去做一些科举意外的事情。这么一来,他对待事物的态度,自然就不一样了。
于是,他便问起宋应星,有关《天工开物》的事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