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旅顺就是金州卫下面的一个千户所,在原本的时候,只是树木为栅,修了个木栅城用于防守。后来因为防御倭寇海盗的原因,旅顺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就在永乐十年,由金州卫指挥使徐刚的主持下,将木栅城改为了砖城,且分南北两城。
其中北城周围是一里一百八十步,墙高一丈二尺,宽两丈。两座城门,南“靖海”,北“威武”。
而南城要略微大于北城,周围是一里三百步,墙高一丈二尺,宽两丈五尺。同样两座城门,南“通津”,北“仁和”。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明卫所的**盛行,军户逃亡,因此,到嘉靖四十四年的时候,不得不废弃了南城。而北城在前些年被满清攻下之时,就被他们给拆除了。
也就是说,这么重要位置的旅顺,其实就连个城都没有。更准确地说,不但没有城,连人都没有。满清有令,片甲不得下海。
不过,这个命令,随着智顺王尚可喜到达金州之后,就有所松动了。至少原本几乎是废弃在金州的战船,又开始修复,水兵也重新召集开始训练了。
这不,就连好多年没有什么人的旅顺,也有了很多人在这里。
大部分都是民工,或者是说汉奴,大概有一千人左右,在鞑子的监工之下,又在收拾旅顺南北两城的废墟。其中北城经过一个多月的收拾,已经又能看到城池的样子了。
在已经恢复的一段城墙上,一员鞑子将领在一群手下的簇拥下,扫视着眼前的一切。忽然叹了口气说道:“这点人手,还是太少了啊!”
这个人,正是尚可喜手下心腹大将之一班志富,被尚可喜派来重新修筑旅顺城。因为尚可喜作为当年东江镇的水师统领,自然知道旅顺的重要X。既然以后要有一番作为,这旅顺城就肯定要重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