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底下,躺满了刚才还奋勇往上冲的满清军卒。这个场景,不但让豪格等人的欢喜之意,一下给打没了,就连那些已经冲到城墙下,就准备跟着踩云梯往上冲的满清军卒,也一下傻眼了。
这时候,孔有德刚好来到了代善这边候令,看到这个情况后,基于对火Pa0的了解,他最先反应过来,立刻惊声大叫起来“是佛朗机Pa0,那凸起侧面是佛朗机0口,王爷,非人力所能抗啊”
他一点都没猜错,确实是佛朗机Pa0。
明军渡海而来,要想在旅顺站稳脚跟,就必须先守住一波建虏的攻势。这一点,在明军事先出发之前就早有预料的。甚至为了这个问题,崇祯皇帝和卢象升都有过探讨,G0u通。
当时就想过,建虏应该不会给大明太久时间去修筑旅顺城。崇祯皇帝根据后世的印象,便给卢象升提了建议,修筑棱堡进行防御。
如果按照自然演化的话,一开始出现的棱堡,其突出部分其实是圆的,在历次战争的演化中,才慢慢地改为凹多边形。崇祯皇帝既然是穿越而来,他知道的,当然不会是最开始的那种棱堡,而是已经成熟的棱堡。
这种棱堡的防御功能,类似的其实在大明就有了,南京城墙就有类似设计。不过,不得不承认,中世纪的欧洲,各国之间战争频繁。彼此之间,都是小国,需要容纳的人口不多,因此棱堡的出现,改进便诞生在了欧洲。
事实上,棱堡的出现,也是因为战争形势发生了变化。
在古代的时候,一开始是冷兵器作战,因此,城墙修得高大才是正理。
可是,后来慢慢地出现了火药武器,火Pa0的出现,让城墙修得太高大,其实已经失去了意义。而是需要加厚,防御重Pa0的轰击。这样一来,就对城墙的防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棱堡也就因此出现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