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大清杀入朝鲜,发起了朝鲜战事。总得来说,是不亏的。至少劫掠了大半个朝鲜,抢了不少粮草物资的。但是,从关宁这边出的明军,却给大清带来了难以承受的伤害。
首先,一万多大清军队,竟然全军覆没,首级被明军丢于各城的城外。这不但让大清军队的实力受到削弱,还因此恐吓了大清军民,提高了明军的士气。这一起一落的人心变化,极大地削弱了大清对明国长期胜仗所带来的优势。
其次,汉奴逃走,大清百姓被杀,在人口方面,又是给大清一个重大的打击。大清国的人口原本就不多,要是明军再这么来几次的话,根本就没法和明军进行决战,自己就会垮了的。
最后,明军的这一次入侵,不止是造成已有的影响,还会一直影响大清。这个消息传开之后,包括其他地方的汉奴,也会重新蠢蠢yu动,重现当年毛文龙所在时候的那样,会想着方法逃跑。对于大清的民生,具有不可估量的恶劣影响。
还有,大清的百姓,都会人心惶惶。那些原本安心住在城池外,为大清开枝散叶,开垦城池外土地的百姓,都会想着法子回到坚固的城池内,否则就没有安全感。又或者,要花费很多的人力物力去加固他们住的庄堡等等。
皇太极可以说,一下就想到了很多,想着大清局势被明军这么一Ga0,就突然变得如此恶劣。再想起之前的时候,他花了很大的心思,很多的人力物力,甚至平壤城下承受了不小的伤亡,就是为了灭掉东江军和朝鲜,结果这个战略意图又落空了,不吐血就怪了。
不过他是个胖子,身上的血足够多,崇祯皇帝不断Ga0事,他想必吐血的机会还多着,吐着吐着就会吐习惯的
这个时候,皇太极心中绝对是可以肯定,明国皇帝之所以那么做,是因为有人通风报信,知道自己要对付东江军,明国皇帝要策应东江军,用了围魏救赵之计,才会有眼前如此的局势发生。
换句话说,从自己开始定计策的时候,消息就走漏了。只有从这个时候开始推算,明国皇帝才有可能做出这些事情。要不然,时间上根本来不及。总不可能是凑巧明国皇帝在不知道大清主力尽出的情况下,就胆大包天到要来打大清吧
“那么,谁会是明国的J细呢”皇太极心中,不由得暗自问自己。
他想起了多尔衮在奏章中所说,驸马伍忠就在明国皇帝身边,这一次是他陪同明国皇帝前来攻打大清的。这个人,是明国皇帝特意派来辽东的锦衣卫密探想必明国皇帝绝对不可能只派了这么一个锦衣卫密探吧那么大清国内,还有什么人,也会是锦衣卫密探呢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