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只要有好办法,当然是听了。
布木布泰之前见多尔衮看自己一眼,就知道是什么意思,如今听到其他亲王同意,心中便有了决断,当即说道“本g0ng以为,如今国事之艰难,乃我大清开国以来之最如今皇帝年幼,而我大清又要上下一心共渡难关,因此,本g0ng有意封睿亲王为摄政王,总理朝政,直到皇帝亲政,此事由诸位亲王一起见证,可否”
这话一说出来,崇政殿内的这些人,都有点意外。联想起多尔衮的表现,顿时心中都了然,原来是早有预谋。
对此,多铎第一个站出来,大声表态,表示同意。
皇帝还这么小,等到能亲政,还不知道要多少年,这中间的变数大了去了。
代善看着多尔衮也不谦让,心中不由得叹了口气,也点头附和了。
他是明白人,殿内的这些亲王中,要说本事最大的,还是要数多尔衮。这一点,皇太极在世的时候,也是这么认为的。
要是六王议政,都是政事好手,那也算了,但豪格、阿济格等人,都是有勇无谋之辈,让他们一起议事,扯后腿的反而更多。从这点上看,还真是由多尔衮来当这个摄政王最好。
阿济格一见多铎和代善都同意了,这个时候,他终于想起原来自己和多尔衮是同父同母的兄弟,于是,他也同意了。
豪格和岳托当然是不想同意的,可此时已经有三个亲王附和,人数占多数,而且最为关键的是,他们两人都没有好办法。最后,只好勉强同意了,不过,讨价还价一番,还是免不了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