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两人就立刻抛开了心中的小算盘,立刻整军出关,驰援海州城。
…………
此时,海州城这边,大明步军,确实已经占领了几段城墙,不过暂时没法攻入城内。建虏的弓箭手就躲在城内的大街小巷,往城头上S箭。不得不说,建虏的神箭手确实有不少,在第一批大明步军试图扩大优势,攻占更多的城墙,并往城内攻击的时候,都被建虏弓箭手给S了回来。
崇祯皇帝闻报,便下令佛朗机Pa0装散弹,运Pa0上城,准备用火Pa0开路。如果有必要的话,再用猛火油烧城,把建虏都给烧出来。
不过就在这时,崇祯皇帝一直关注着的窃听系统处,潜伏在鞍山驿堡外面的明军夜不收身上的丙级窃听种子反馈回了信息,说建虏大规模出了鞍山驿堡,往海州城而来。
见到这个消息,崇祯皇帝便没再继续下令攻城,反而下旨,三处营地的明军全都集结到南面大本营,放弃另外两个军营,准备开始第二阶段的战事。
这个时候的建虏军力,还是没法轻视的。他们的战力,其实并没有多少削弱,只是崇祯皇帝在之前打仗的时候,都是以多打少,制造足够的局部优势,让建虏发挥不出他们应有的战力而已。
对于崇祯皇帝的旨意,各将都毫不迟疑地执行了。不过心中多少有点疑惑,为什么不一鼓作气攻下海州?就算有上万,可要是能打下海州的话,那就等于是往建虏的眼皮底下扎下了一颗钉子了!
对此,崇祯皇帝只是告诉他们,建虏援军马上就到。总兵力估计和己方差不多,甚至还略有多一些。此时再攻城,已不是最佳机会。
事实上,崇祯皇帝之所以对海州城发起大规模的攻势,就是要把鞍山驿堡那边的建虏给x1引出来,如今目的已经达到,其实已经是可以了。
旨意传下,明军这边便以大本营为基础,以车营为依托,步骑结合,组建了一条新的阵线。刚做完这些事情之后,来自鞍山驿堡的建虏骑军就出现在海州地域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