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象升听了他们的回复,点点头说道:“如今建虏因为兵力不足,已经收缩了很多。本官仔细想过,你们沿着这条路走,应该能避开建虏的耳目。你们这一仗,兵力并不在多,而在出其不意。因此,就领东江军的本部骑军去即可。”
骠骑营有留在辽东五千,但是相对而言,还是东江骑军更适应辽东的气候环境这些。再者说了,人去多了容易被建虏发现,失去了突然X,就不容易捣毁建虏的粮食,那就不好了!
看到李定国和陈绍安在认真地听着,卢象升便又继续讲解道:“另外,为了掩护你们,本官会加强对辽扰,x1引建虏的注意。你们在烧毁建虏的粮食之后,便自己根据实际情况相机行事。能在北方SaO扰建虏,闹出大的动静就最好;如果没有战机,也不要勉强,回来便是……”
说到这里,他提高了声音,严肃地强调道:“此战最主要的目的,是烧毁粮食,另外,要尽量减少将士们的伤亡,这也是皇上重点强调的,记住了没有?”
“末将遵命!”李定国和陈绍安听了,立刻同样严肃认真地回答道。
至于崇祯皇帝即将领军到来,光复沈yAn的消息,卢象升已经给他们两人提过。这也是卢象升为什么要交代他们两人,如果有机会的话,就在建虏北方闹出动静的原因。
等到第三天,准备完毕的李定国,便和陈绍安一起,带着三千东江骑军,悄然离开海州,消失在辽东大地上。
等他们一走,卢象升就前去坐镇鞍山驿堡,按照约定,增强了对辽扰。虽然粮草不足以支持大军攻打辽yAn,但是,多派些夜不收却是没任何问题的。
对于明军的反应,在盛京的多尔衮了解到情况之后,很是松了口气。他向一直忧心忡忡的布木布泰解释道:“明军打下鞍山驿堡之后,最多只是派夜不收SaO扰辽yAn,由此可见,明军必定同样是缺乏粮草,才会错失战机。”
说到这里,他提高了一点声音,更显得x有成竹地断然说道:“以明国皇帝之JiNg明,绝对不会看不到我大清正处于最虚弱的时候,可还是没有发兵攻打,就说明明国国内也没有余粮。等到明国的粮食有了收成,再运来辽东的话,我大清早就得到倭国的粮食,已经先一步缓过气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