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572 以逸待劳(为songshy万赏加更) (3 / 4)

作者:叫天 最后更新:2020/4/14 15:55:47
        而如同皇上所说,那么倭军得知消息后必然很慌张,肯定会影响士气。加上连续向北推进,其军力也肯定会分散,等于给己方增加胜算,此乃取胜之道也!

        “陛下圣明!”卢象升心中电光火石般闪过这些念头,便立刻发自肺腑地回应道。

        于是,大军就在镇江堡这边开始休整,一边接应李定国所部运粮回来,一边通过窃听系统等待水师决战,以及倭军的进展情况。在这朝鲜半岛上,暂时算是安静了下来。

        …………

        此时,在蒙古大青山的北面,有一队明军,也就五百骑的样子,正在往北继续前进。为首的人中,一人是文官打扮,另外一人,倒是一个正儿八经的蒙古人,不过此时却穿着明国伯爵官袍,他就是最先投降大明的蒙古部族,喀喇沁部族长固鲁思奇布。

        “大人,再往前走半天,就到喀尔喀蒙古各部的势力范围,应该就能碰到他们的游骑了。”只见固鲁思奇布态度恭敬地向那名大明文官介绍道。

        这名文官,在后世也是有名气的,叫方以智。他是崇祯十三年的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如果按照原本的历史轨迹的话,他会在京任工部观政、翰林院检讨、皇子定王和永王的讲官。并且在京师城破之后,继续从事反清复明。

        不过在这个位面上,由于崇祯皇帝格外重视自然之学,而这个自然之学,又恰恰是方以智受家族长辈的影响而非常感兴趣的,因此,他在担任翰林院检讨的时候,就一心扑在自然之学上面,也就没去当什么讲官。

        这自然之学,如果越是深究,就越会觉得其中奥妙无穷。

        在原本的历史上,他在崇祯十四、十六年已分别开始写作《通雅》与《物理小识》。但在这个位面上,他却觉得自己的知识还远远不够用。

        加上崇祯皇帝提倡实践出真知,又有皇帝宠臣宋应星为楷模,走遍千山万水,终得《天工开物》一书。因此,方以智也藏了一个念头,想要继续增长见识,再动笔写一本满意的著作。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