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听到他儿子平达力继续在那慷慨陈词道:“我洞吾在父王休养生息的国策之下过了将近二十年,国力日益鼎盛,早非昔日可b。只要明国狗皇帝敢来我洞吾,他们不熟悉地形,我洞吾山高林密的,随处都可埋伏兵马,儿臣就不信了,他一个明国狗皇帝能逃脱重重埋伏?再要不然,我洞吾军队可利用地形绕道明军后面,截断明国粮道,管叫明队来得越多,Si得越快……”
听着自己儿子在那,激昂慷慨地说个不停,他隆王听着听着,那脸sE忽然又慢慢地好看了起来。
他心中顿时想着:对啊,自己有必要那么怕明国皇帝么?就凭洞吾这边的地形,明国皇帝真要御驾亲征的话,反而是好事啊!
明国皇帝领兵前来,所带军队越多,那对粮草辎重也就要求越多。只要在洞吾北方坚壁清野,明队就没有粮草可以劫掠,只能从云南运来粮草。而云南那边,刚发生过波及整个云南的战事,粮草必定也是紧张。
如此一来,一如自己这个聪明的儿子所言,只要洞吾这边利用地形地势,劫了明国的粮草,那么明军来得越多,就崩溃得越快!明队就算空有一身战力,到时候也是十成发挥不出一成!
这么想着,他隆王的眼睛就慢慢地亮了起来。明国皇帝要真是领军前来攻打洞吾,这说不定,还真是他他隆王迈向人生巅峰的一个机会呢!
这么想着,他的脸sE就好看了很多,当即一声令下道:“走,回去议事!”
所谓将是兵之胆,同样的道理,他隆王的态度,也会很大地影响到他的臣子。有世子的慷慨陈词,大王的乐观,这些臣子想着很有道理,也就没有那么怕明国皇帝真得御驾亲征洞吾,心中便开始盘算着这个事情,跟在他隆王的身后,前往阿瓦的行g0ng议事去了。
这是大事,在他隆王换下打猎行头之后,他手下的文官武将,能到的都已经到了,济济一堂,全是人头。
他隆王才刚坐定,他儿子平达力便抢先一步,闪身而出,向他隆王奏道:“父王,儿臣以为,明国皇帝要是敢来攻打我洞吾,此乃上天赐给我洞吾的良机,只要打败明国皇帝,就算我洞吾不出兵攻打明国,那也足够威震四方,成为一方霸主!”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趁机扫视一下文官武将们,然后才继续发言道:“再说了,不管是把明国皇帝打败还是抓了,都足以让明国胆寒。如此,父王当提出领土财物之要求,想那明国有的是,自然不会吝啬。”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