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八节 索尼亚(七) (2 / 4)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所谓“玻璃画”,其实就是数码相片。打印照片对元老院来说技术难度太大,设备和耗材无处补充,所以在本时空用数码影像设备拍摄的资料都是以数字的形式以各种磁介质储存器储存的,展示的时候也多用平板电脑、高清电视机之类播放设备。由于这些设备多是液晶屏幕,自然就被接触到的归化民称之为“玻璃画片”了。

        和相对普及的电影不同,能接触到“玻璃画片”的归化民非常少,仅限于少数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自然历史博物馆工作的索尼亚和瓦伦蒂娜自然是看过得。

        “玻璃画片”的影像和色彩还原度非常高,而且还能记录动态的影像。记录动植物十分方便,所以索尼亚一开始并不理解为什么元老对“博物画”有这么大的兴趣。直到林汉隆有次亲口承认说元老院还没有办法把“玻璃画片”里的内容变成另一种介质。

        “但是那些画报……”索尼亚想起了林汉隆悄悄拿回家让她看得面红耳赤的“画报”。

        “对,对,其实我们有这个技术,但是没有材料。”林汉隆大致解释了下印照片所需要的原材料。

        “……现在来说,我们只有能力印制简单的黑白照片,不但没有颜色,分辨率也很有限。”

        索尼亚没有再追问为什么在“澳洲”的时候他们有这个能力,而到了中国就没有了。她已经有了教训,不会再刨根问底了

        “那到什么时候才能重建这门技术呢?”

        “这需要很多人的努力,牵扯到很多门学科。大约需要好几年才行。”林汉隆说,“其实就算有了这样的技术,科学画依旧是非常有用的。有时候绘画比照片更能体现出细节来。”

        “要是能亲自去一趟就更好了。”索尼亚感慨道,“太遗憾了。你看,这风景多美!”

        她看得是一张地貌风景的彩色博物画--虽说是科学画,其实看上去和风景画并无二致。

        “很美,可是那里有很多野蛮人。考察队还被袭击了呢。”意大利少女说,“听说他们会专门割人头!”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