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九水泥 (2 / 7)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有了水泥,砌造轮窑还需要耐火砖。耐火砖是现代工业的基石之一,没有这个东西,不用说轮窑、水泥窑,连未来的高炉都没指望。幸好临高本地就出产耐火材料。穿越者们从砖窑附近找到了烧制耐火砖的氧化铝和氧化硅,很容易的烧出了耐火砖。

        有了耐火砖和水泥,修建一座轮窑在建筑组的手里就是手到擒来了,几天以后,轮窑的砖红色烟囱第一次向空中喷吐出浓厚的黑烟。

        “靠,真是太美了。”有人在喃喃自语。穿越者们的眼神中露出了沉醉的神情,过去被大家所厌恶的,象征着落后、污染的景象,现在却被穿越者们视为最美的事物,王洛宾看着那烟雾,xs63王洛宾采购过一整套立窑法生产水泥的小水泥设备,不过这套设备运转起来需要使用大量的煤,而穿越者们暂时还没有煤。

        其他水泥所需要的原料,如粘土、石灰、石膏在当地都有所发现,这个砖窑的取土场的粘土本身含沙量少,土质偏红――含铁质高,很适合烧水泥。石灰的话,虽然博铺那边用贝壳蛎房烧出来的石灰碳酸钙含量偏低,但是取土坑附近也能找到白垩土的矿层,石膏暂时在附近还没有发现,不过加不加石膏问题不大。

        王洛宾考虑过再三之后,决定暂时不安装对温度和原材料都有一定要求的成套设备,而是因陋就简的烧制一种代水泥来满足目前的施工需求。这种代水泥又叫做“人工火山灰水泥”,有的地方过去农村也烧过。它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流程,简单的说,就是把烧成的砖瓦或者陶器破碎碾细,也可以直接将石灰和粘土放在窑内煅烧。这种代水泥的工序极简单,煅烧温度600-800摄氏度就可以,比烧制硅酸盐水泥所需要的1450摄氏度低得多。性能大致和最古老的“火山灰水泥”类似。云南的滇越铁路就是用这种水泥修筑的,抗战期间广泛用于西南大后方的基础建设。

        王洛宾只是知道有这个东西,是不是能用还不了解。所以先叫人把砖场里烧好的红砖取一批过来做实验。劳工们用手工一一敲碎把砖头敲成小块,磨细的工作原来打算用人力或者马力牵引石碾的――他们在百仞滩的采石场找到了不少大大小小的石碾――运行了一小时后发觉效率实在低得可怕:才碾了10公斤。

        碾细过筛之后,王洛宾把这些粉末和石灰混合,然后加水拌匀,在建筑组的众目睽睽之下,这些混合物被用来砌一堵墙。大家都很兴奋,想亲眼看看这个传说中的代水泥是不是真得有效。

        干结之后证明这种烧粘土的代水泥完全可用。当然不能和真正的硅酸盐水泥相比,但是可以用来作为建筑材料的黏合剂,甚至能制造强度要求不大的混凝土。

        这个发现令所有人振奋。连砸砖头的泥水匠赵五都是一脸兴奋的神情――他做泥水匠十几年了,砌墙造屋,都是黄土、石灰和水拌匀了作黏合。最考究的,也不过是加了糯米汁的灰泥,这群人竟然用砖头碾粉就做出来可以把砖头牢牢黏合在一起的灰泥!这太超乎他的想像了,他们真得是海贼么?这一招可得记着。因为学到了这手,甚至有点高兴自己被俘了。

        水泥是穿越者们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件现代工业产品,虽然它还不是太合格。但是对穿越者的建设来说这是关键的一步,水泥可是现代建筑的基本原料。

        不过碾磨的效率还是太低了,按这个水平,24小时不断的碾磨产量也只有240公斤,低得不值一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