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六节新农庄(三) (2 / 11)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种子就是这些了。”叶雨铭介绍着,“还有一些种苗,要尽快移栽到苗圃里去。”

        带来的种苗也有不少:椰子树苗50株,橡胶树苗50株,咖啡树苗20株,20株可可,古柯20株,奎宁50株,罂粟5株,还有一些用材树、速生树和果树的树苗,甘蔗、香蕉的培养茎。这些植物对他们来说都很有用,就是管理和种植的难度都不小。吴南海记得热作专业的老师在课上说过,当年在云南的知青农场专门培育奎宁种苗,发芽率低到不足5%,奎宁种子更是号称价比黄金。奎宁是资料疟疾的特效药,没有这个,穿越者们北上台湾,南下东南亚的殖民计划都得泡汤。因此除了种苗之外,还带了一部分种子作为备份。

        牲畜家禽方面目前有6只猪,分别是二对长白猪和一对东北民猪。长白猪是从丹麦引进的瘦肉型猪,用来做杂交的父本;东北民猪是东北地区的地方品种,耐粗饲,产仔多,用来作为杂交母本。而且这种猪的脂肪沉积比率特别高,便于获取动物脂肪。现在他们又有了4只本地的苗猪。

        在农业委员会的马匹畜力表上,只带了一对铁岭挽马,这种马是古代中国比较稀缺的挽马。尼克带的两匹赛马本来不在他们的管理范围内,不过“蓝电”死了以后,伤心的尼克把“阿阑驰”也归在农业委员会下面饲养了。开始吴南海是老大的不乐意,因为尼克提出的各种照顾要求让他不胜其烦:什么一天要喂五次料啦,要用温水给它喝了……直到杨宝贵说这匹老赛马还是有一定价值的――是匹母马。

        “要是公马,二三岁开始赛马调教的时候肯定会阉了,如今就是废物了。”杨宝贵对这匹马比较满意。

        “它有多大?”

        “十三四岁吧,”杨宝贵翻看了一下笔记本,“我还没查过它们的牙齿,马能活三十岁。这马当赛马是不大行了,当种母马还能凑合一下。”

        俘获的3匹当地马,经过杨宝贵的辨认,都是滇马,马龄大概有七八岁,其中2匹是阉马。这三匹马可以用来直接使役使。

        “最好能再搞一些马。”吴南海看着卸在院子里还没整理的各式小型农机具,他们有小型的手扶拖拉机,也有现在被工程部门占用的大型、中型拖拉机,但是长久看来还是要有一些能牵引的役畜才行。要在机械化的各种资源用完之前尽快进xs63“好了,我们先盘算下家底吧。”在农委会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吴南海提议道。

        农业委员会原先就有一本帐本,不过上岸五十多天来,数字和种类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得重新进行一番修正。

        种子方面,他们有100公斤的杂交水稻种,这个穿越大杀器其实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它本质上是一种植物界的“骡子”,优点很多,却无法繁育。吴南海带这些种子的目的是在能在第一年获得一次大丰收,把粮食储备稳定下来。有了粮食才有了一切。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