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一节失败的硝化棉 (2 / 12)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有了浓硫酸,就可以做硝酸。再一次使用蒸馏法,在硫酸中加入硝石,然后慢慢加热,利用硝酸的挥发性得到浓硝酸。这个过程会大量放热,丰城轮的冷库制作的冰块第一次派上了正经用处――冰水混合物用来混合冷凝硝酸的曲颈甑。

        有了硝酸,火棉这个穿越神器马上就被人提了出来。火棉不仅爆炸威力比黑火药大,还是很好的发射药。

        经批准试验计划后李迪开始为军队试制造无烟炸药――火棉。按理说这是化工组的事情,但是化工组对能制造硝化棉持怀疑态度。海军的李迪忽然不搞蒸汽机了,自告奋勇的把造硝化棉的事情接了下来--条件是硝化棉批量投产后必须优先供应海军。

        先搞来几个陶缸罐和一次生产所需要的酸碱,外带15公斤棉花。烧碱靠得是存货,得找计委批,好在炸药属于军国大事,计委很痛快就批准了。

        因为烧碱和硝酸都有腐蚀性,李迪穿上了向季思退借来的xs63呼……终于完成了一样有里程碑意义的东西,萧白朗弹了弹新制成的陶缸,那清脆的当当声比天堂的钟声更响亮。十几天来吃住都在窑场的工业部门的兄弟都流下了眼泪――不容易啊,连着经历了制胎,阴干,上釉、烧制温度控制的多次失败,终于修成正果。下面大规模腌制海产、做酱油、生产轻化工品有起码的成套家什了,将来的抽水马桶也有了指望。

        “我穿越国不能自制陶缸,完全依赖明朝人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萧白朗在陶缸边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摆了个pose,可惜丁丁不在,没給摄入镜头。

        陶缸原理虽然简单,但是这种大直径相对薄胎的陶器最难制作,穿越者过去造过小口径的陶瓷管道和缸,这么大尺寸的没有经验。最后工业部门查了无数资料,还将临高所有会烧陶的工匠全給找来,这才完成了陶缸的烧制。这可不是个简单的活,据帮忙的陶匠说,整个琼州府也只有琼山县附近的陶窑有这样的能力。能够试制出来,他们也觉得很吃惊。

        工业化的基础陶器作坊初步具备生产能力。砖瓦场本身就具备一切制作和烧窑的条件,温度只要能够达到800摄氏度就够了。

        有了这样的大大小小的缸锅,化工组终于可以开始他们伟大的土法化工进程了。在所有的穿越者最急需的化工品当中,硫酸和硝酸的用处最为广泛,特别是硝酸,绝大多数的炸药、火工品的制造里都要用到,从穿越神器硝化棉到最危险的**。

        制造硝酸,就必须有硝酸盐。在没有合成氨工业之前,硝酸必须有硝酸盐才能制造。中国的天然硝酸盐矿石分布在四川和西北,南方完全没有,靠得是收集硝土来炼硝。这是件即脏又没效率的活。要不是广州先遣站及时的运来了许多硝石,化工部门这会就沦为倒出挖厕所猪圈的角色了。

        有了足够多的的硝石――都是广东那边走私出口用的,质量很好。手里的黑火药库存又很多,所以这硝石就可以全部用来制取硝酸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