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一节简易轨道交通 (6 / 10)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文德嗣等人看着工棚下的几辆平板轨道车,它们看起来都很平淡无奇,和他们记忆中厂里使用的小型平板轨道车没什么不同。只不过眼前的车辆更多的使用了木材质。

        “这是基本的平板货运型。”李赤骑穿着件乌漆墨黑的工作服,他是个短鬈发的小眼睛胖子――到了临高这么久也没见瘦下去,只不过变得结实异常。

        “这种平板型最大载荷为5吨。无动力,kao人力推动、马匹牵引或者动车牵引。进一步改进的话,15吨载荷也不难达到。”

        “动车牵引,什么动力的?”马千瞩来了兴趣,他记得这种车内使用的轨道平车一般都是电动的。这里当然不可能了。

        “嗯,动车我们开发了好几种型号,具体选用那几种,要请工能委进行评估。”李赤骑说,“这种基本型号上我们设计了多种可拆卸的改装套件,包括槽车运输型、散货运输型、超长件运输型等等,安装上不同的套件,就能实现xs63,说:“这个不多说了。我们生产设备的方针是:循序渐进,小步快跑,不断改进。生产技术上反正是在重复前人曾经走过的老路,技术改进都是有依据可循的,也不会走弯路。”

        从技术简单的设备着手,循序渐进的提高设备的技术含量和加工难度,这样即能快速攀登科技树,又能避免大跃进式的发展带来风险。

        即使是非常简单原始的设备,在现阶段也能发挥它的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或缺的作用,象蒸汽机这样的东西,在现阶段的作用比柴油机要大多了。

        生产锅炉、蒸汽机对穿越大业来说就是开金手指,关键中的关键。谁也不敢怠慢,马千瞩命令计委,对工能委发来的物资、能源申请一概无条件批准,邬德也拍了胸脯,表示要多少人力给多少人力。临高建筑总公司更是组织突击施工,建造厂房。

        虽然在五年计划里有许许多多不同类型的厂,实际上多数只是博铺工业区里的各个车间。工业区的布局经过了总体的规划,以其充分的利用空间和集中布置各种管道。车间、仓库之间用混凝土铺设了人行便道和用来搬运货物的简易轨道。

        当然这种轨道并不能跑火车,只是两根轧制成型的熟铁条直接镶嵌铺设在混凝土地坪上,承载力不大。原本机械组是准备用硬木轨道的,考虑到临高的气候――木制品在雨季很容易朽烂损坏,还是用了锻造铁――它比钢要便宜,又比生铁铸造的轨道坚韧,是早期铁路轨道的主要用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