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二节石碌考察记 (10 / 14)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黎本清打到的动物还真是不少。勘探队里的负责生物学方面资料收集的江牧之很快就根据他的描述知道本地有鼬獾、水獭、大小灵猫、果子狸等颇有经济价值的动物,至于野兔、野猪之类分布的相当广泛。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本地还有黑熊。

        “这东西可不好惹――”黎本清摇摇头,“跑得快,又会爬树。”

        但是这项资源对穿越者来说没什么用,他们并不需要熊皮做帽子,至于熊胆的利用也没提上议事日程,相对来说是鹿皮更有用些。

        黎本清说本地有两种鹿,一种大一种小。勘探队很快就弄清楚了,大的是水鹿,小得则是赤麂。这两种鹿都极有经济价值。

        因为平时很少有机会给林业方面的专业人士进行野外动物考察,象黎本清这样的老猎人就是最好的调查对象了,难能可贵的是他对每一种猎获得动物都能相当准确的描述出特征来,这使得穿越众的判断方便了许多。

        黎本清见他们拿了个本子,不断的把他的话记录下来,即惊讶又得意,闹不清为什么这些除了平日里没事嚼舌头说闲话的东西这几个汉人会这么看重,还拿字记下来。对他们的来意更增加了几分神秘感了。

        因为正值枯水期,水量不大,水流很平缓,用竹篙撑船上溯并不吃力,只是经常要经过乱石浅滩,众人常得下竹筏推行才能过去。有些地方乱石滩lou出了水面,还要把竹筏抬过去才能继续前进。

        随着竹筏的上行,勘探队仔细观察着主航道以及旁边支流的变化,不停地记录周边的地形地貌,植被种类。岸上树木稀疏,但是灌木草丛茂密,竹筏划过,不时会惊动草丛里的鸟雀和一些不知名的的小动物。两岸都没有人类活动的迹象――黎本清说得来冒险的汉人开矿者并没有在这里留下多少痕迹。

        行到下午三四点钟的时候,竹筏终于到了后世被称为三汊河镇的地方,当然此地现在还是一片荒芜的草原。水流变得很浅,竹筏不止一次的擦到了河底的砂石。至于石碌河,这条昌化江的支流现在根本不能行船,只能勉强淹没人的脚踝而已。

        勘探队决定在此弃船登陆,众人一起动手,把竹筏都拖上岸来。据黎本清说,沿着这河往上游走。再走个五六十里路就到了。因为天色将晚,大家就在这里宿营休息,准备第二天一早再出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