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独,”刘三默念这个地名,“执委会是准备大干快上了。”
开发田独的建议从环岛航行回来之后就被不断的提到会议桌上。原本工业上采用的采购广东的生铁回来冶炼的方法,现在变得愈来愈困难,虽然明代的广东炼铁业在这个时空的世界水准上也不能算落后,但是以手工业时代的炼铁规模来供应他们的工业化的需求简直就是杯水车薪。结果不但广东的铁价暴涨,现在连供应都开始显得不足起来了
这使得马千瞩在钢铁配额上的问题深刻领会了二战时期日本人的痛苦,每个部门对钢铁都表现出了极大的贪婪。不管是机器制造、建筑还是交通建设,无一不需要海量的钢铁供应。
到底是先铺设百仞-博铺的轨道重要,还是先把在建中的千吨铁壳船完工?到是是锅炉增加动力供应要紧,还是批量制造简易机床扩大机械制造能力重要?军队的武器供应需要优质的钢材和铸铁,但是现代化的农具一样需要。
林林总总,每个申请都包含着正确性和必需性。不管计委怎么挣扎,依然到处是迟滞和瓶颈的问题。许多项目被卡在了材料供应上了――尤其的是钢铁供应。
经过讨论,执委会认为必需在钢铁供应这一环上突破瓶颈。集中手头所有的资源,一次性的解决这个问题。
经过测算,计委又发现了一个相当为难的问题。如果要开发田独铁矿,为了满足炼生铁的需求,就要扩大煤炭进口。本时空的广东煤矿开采特点是规模小,数目多,分散广。煤质好坏不一。组织供应很吃力,势必要开发鸿基煤矿。同时开两个分基地,在人力物力军力上都力有未逮。
“特别是开发鸿基。”贝凯在听证会上指出,“当地的越南人并非十分的合作。现在我们小规模的雇人开挖购买行动还算顺利,如果要自己设立基地开采,恐怕地方势力和黎朝的官吏不会听之任之。冲突的可能性很大。”
要赢得当地的庄园主的配xs63检讨会在回来的路上开了一路――不上报不等于内部也算了。在进一步要求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时袅仁决定把下来要抽空把各种管理章程制订起来,免得这类药品随意使用造成恶劣后果。
刘三在办公室里等了半天,才看到他们一群人回来。刘三听了时袅仁说起这次医疗事故的事情,也只好宽慰一番,说现阶段是草创阶段,这种事情难免的,要是如实申报说不定还会引起风波。接着他汇报了关于润世堂和诊疗所的事情。这个方案花钱不多,而且能利用民间的力量,只是时袅仁也为这个医务人员的配备问题伤脑筋。
“你说就副模样,我能把这几个蒙古大夫都配备出去吗?”时袅仁吞云吐雾,“这几个人啊,还真不如我们培养的土著呢。起码人还懂人命重大,自己不懂不知道的事情都来先问问。这几位倒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放出去当诊疗所的医生,还不一个个都成杀手。”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