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落后?本时空的最大淀粉加工厂啊。”说着话莫笑安也来了。勋素济知道这是自己的直管上司,想上去奉承几句,奈何这从来没干过这个,除了叫了一声“莫委员”之外就没再说出什么来了。
“叫我笑安好了,不要这么客气么。”
淀粉车间运转之后,莫笑安还是第一次来这里,他对此地的好奇心不亚于勋素济。不时东张西望的,
莫笑安看着微微发黄的淀粉被工人从离心机里倒出来。放在一个个的竹匾上摊开,准备送到烘房去进一步拖水,说:
“这感觉还真是奇妙。原本还是一个个奇形怪状还沾满泥巴的红薯,转眼就成了雪白的淀粉了――”他忽然问道,“为什么淀粉不是白的?发黄么。”
“没漂白过。”黄大山解释说现代淀粉工业生产中是要对淀粉进行漂白处理的,“其实也不难,用漂白粉兑水就能漂白了。除了好看一点之外没屁用,还多出好几道工序,不上算。”
“排水啦!”随着一个工人的吆喝声,车间里立xs63拿来试用了。它可以把水拖去30%左右,经过晾晒或者烘烤,进一步把淀粉的含水率降到16%再用碾子碾压成粉末状就是成品了。可以把它用在食品加工和工业生产的各个方面。
沉淀槽里上层的澄清液取出来放在水缸里,任其发酵成“老浆”,可以第二天使用。余下被排出的废水里还含有少量的淀粉,和废水里的粗纤维、蛋白质的沉淀物沉积在废水池里成为薯黄。把薯黄再过筛沉淀一次之后才能将淀粉提取干净,余下的薯黄可以和薯渣一样利用。
整个淀粉车间的工序和工艺流程是罗铎搞得,但是投入生产之后大家才发觉这淀粉厂实在太费水了,排出来的废水又包含了大量的有机质成份,对文澜河污染很严重。以至于有一段河面淀粉车间一生产就会染成白呼呼的,象淘米水一样。田九九对此很是头疼,理论上,淀粉厂的废水可以用沼气池发酵的方式来处理,实际上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毕竟这是一家工厂厂,不是个作坊。差不多每处理100公斤红薯就要消耗300公斤的水。废水的排放量是惊人的。田九九只好继续沿用沉淀池来进行初级处理,沉淀出来的高浓度废水再排入沼气池发酵,上层的较干净的废水直接排入河道。
“这点污染程度在雨季文澜河的流量足以完成自净,到了旱季就很难说了。”
“没事,先将近着。”马千瞩看了他的废水问题的处理意见之后这样说,“以后技术条件成熟了再改造就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