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九十七节C纵温度 (2 / 19)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实际上生产制冷设备的呼声最近一直很高,不仅是紫明楼。通迅中心需要冰块来对设备进行降温,炸药车间要用冰来降温保证生产安全,食堂要保存食品。卫生部要保存解剖用的尸体……

        穿越集团的冰箱数量实在少得可怜――当初就没人想到过这东西。丰城轮上的冷库离百仞城又远了一点,而且船上的冷库是辅机燃烧宝贵的柴油维持运转的。马千瞩一直期望工能委能搞出比船用冷库更经济的制冷设备来。

        工能委已经就这个问题连续开了好几次的会议,他们早就找到了一个相对简单可行又经济的方法来达成马千瞩的要求,那就是粱信提到的煤气冰箱。

        所谓煤气冰箱是用煤气加热使浓氨水沸腾,蒸发出来的氨蒸气经过降温使其中的水蒸气冷凝液化,而氨气冷凝成液体氨,然后在蒸发器进口处和氢气混合,由于分压的不同氨从氨液中剧烈地向氢中扩散,使蒸发器温度降低,起到制冷的作用。此后氨气被稀氨水吸收又成为浓氨液,剩下的氢气则返回蒸发器。所以煤气冰箱是通过煤气燃烧加热,使氨、水、氢三种物质在管道内循环而制冷的,制冷温度最低可达负40c。效率极高。

        氨水,在800吨合成氨系统已经开始初步运转的时候已经不成为问题,氢气则是电解食盐制碱流程过程中获取的副产品。

        使用这个原理是可以制造出家用冰箱级别的小型冰箱的,按照20世纪的标准来说煤气冰箱技术含量很低。但是在1629年的临高工业体系里,小型化的煤气冰箱制造却有很多现实的问题无法解决。特别是材料和工艺上。比如燃烧头上的耐火陶瓷制造和加工、燃烧器外壳的锌合金压铸件,这一切都不是立等可取就能解决的。再者箱体必须的高效的保温材料也是他们所欠缺的。

        既然太精细的做不了,工能委就打算制造一个大型的“煤气冰箱”来减少制造的技术难度――耐火陶瓷的小燃烧嘴做不了,大型的铸铁燃烧嘴总是没问题的――实际上他们准备建造一个煤气冷库。

        这个冷库首先选择在食堂建造--食堂本身有充足的沼气供应,现在又有了煤气,燃料上堪称充沛。至于保温材料,仅仅用木棉或者棉花都不能有效的保温,展无涯就使用古人最常用储冰方式――在地下建造冷库,用土壤来保温,过去的北京城里的几大冰窖,都是在腊月打冰储冰。储存的条件也就是土窑,外面用草帘子盖好之后堆上土。封存到第二年夏季开冰窖的时候,冰块的损失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

        临高建筑公司首先在农庄的一个小土坡下开掘了一个一面xs63哎,没办法。只能拿这个去换了。展无涯肉疼无比。精品大红鹰虽然已经是去年的香烟了。但是他精心保存味道一点都没变化。

        这东西,弹一支出来就能办成很多事,现在居然要奉送出去一包,展无涯心疼无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