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二十节小十字路计划(一) (2 / 9)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只要有几十骑冲上了我们的公路,杀死一个人,劫下一辆牛车,交通就等于中断了。我们将不得不为每一支运输队准备护卫力量。”

        这种状态一旦出现会有什么后果,大家都很清楚。首先就是原料供应的中断。百仞城这个新兴的工业城市维持生产依赖的是从博铺和南宝源源不断的输送工业原料。其次是沿着文澜河开发的农场会遭到极大的破坏。农作物不比工厂,可以用大炮和城墙来保卫。

        “我们现在要保卫的是‘面’,而不是过去的‘点’,这个思路要及时的转变过来。要控制全临高,不是只占领了条文澜河流域就成功了。”何鸣说。

        要保卫面,就必须逐步控制外围的战略要点,以点带面。将毗耶山区基地化就是其中之一。

        何鸣的解释使得原先的置疑声消失了。马千瞩趁热打铁,做了关于临高的下一步开发的计划的报告,也就是所谓的“小十字路计划”。

        海南岛的开发史上,从宋代开始,就有人提出要在全岛开辟“大十字路”。所谓大十字路,就是在环绕全岛的驿路的基础上,开辟南北向和东西向两条干道,横贯整个海南岛,不但大大缩短陆地行程,还能加强政府对海南岛腹地的控制和开发。

        但是这个思路自宋元明清以来,始终未能实现,元代军队曾经抵达过五指山脚下,立碑为记,最终还是退回了沿海地区。明代的道路一直修到了海南岛腹地的黎母山脚下,建立了水会千户所城,但是也就止步于此了。

        穿越集团的对海南岛的后续计划里,就有新版的“大十字路”计划,而执委会目前要搞得,是在临高的小十字路计划。中心思想也是通过修筑xs63所谓高山岭,其实是临高县城以西的毗耶山的一个山岭,毗耶山共有六个主要山峰,矗立在临高的北部平原之上。毗耶山六岭西北遥扼北部湾,是天造地设的自然屏障,东南居高临下,可眺望方圆几十里内的村镇和田野。是临高的重要战略要地。在毗耶山的西行岭上,清代设有海防炮台,炮火可以控扼临高角、新盈港和儋县排铺港周围的海域。1950年,国民党守军也曾经在西行岭上设置过炮兵阵地,作为临高海岸防御的重点。

        海南岛解放之后,解放军也曾在毗耶山地区驻扎炮兵部队,驻地就设在六岭之一的磨盘岭上。

        “从临高县城到高山岭――也就是毗耶山区的话,现代公路的里程不过3~4公里――还是属于离我们主基地较近的区域。消灭苟家庄之后设立的大美村群众基础相当不错。如果将大美村提升为大美公社。迁徙一部分移民过去充实这一地区的力量。派驻一个步兵连过去就能相当巩固。这样,我们在西面就形成了屏障。任何敌人都无法直接向百仞城发起攻击了。”军事人民委员何鸣在执委会会议上评估在毗耶山区开分据点的好处。

        “但是这会不会造成我们的据点太多,力量分散?”文徳嗣表示担心。部队规模没扩大多少,要设防的地方似乎越来越多了。南宝、马袅现在是kao民兵自保,这种民兵对付下土匪还差不多,要遇到明军估计是立刻就会散伙。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