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人都被吓了一跳,但是机械厂的人知道,这玩意的运行很正常
颚板还在不停地缓慢地挤压着,碎裂后变小的石块又在下行过程中被越夹越紧,继续承受着活动颚板和固定颚板的挤压,而不断地继续碎裂着。
出料口开始出现一些碎石和粉末。百分的粉尘开始弥漫。接着一大堆碎石落在出料口位置的斗车上。
出料口下方是一条轨道,一组斗车首尾连接的停在出料口下面。它们用缆绳拦截在一台蒸汽机驱动的卷扬机上。一车装满之后,操作员开动机器将车拉动,第二辆就可以换到出料口下,这样直到一列斗车全部装满为止,随后再换第二列。
装满斗车组被拉到斜坡上的装料站上,利用高低落差直接翻卸在牛车的车斗里再运走。整个过程对人力装卸的需求减少到最低。
展无涯计算了下,只粉碎建筑用的碎石的话,每天破碎机能处理出差不多五十吨碎石,如果这些破碎工作用人力去做,没有三四百人做不下来。
而现在,连锅炉的维护工人、操作天车的人员都算在内,一班有二十个工人就够了。劳动效率上的差异简直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但是对本地的百姓来说,这种轰隆作响的碎石机代表的却是恐怖无比xs63锻造车间原先有一座土法上马的自由落体锻锤,但是效率不高。勉强凑合着用。随着工业水准不断提高,机械厂的狂人们准备抛弃这土设备,建造一台百吨级别的水压机,后来发觉这个目标未免太大了,决定还是从较为原始的手段的开始:制造蒸汽锻锤――这玩意的技术水平不高,但是效果够用。江南造船厂里有二台1880年前后制造的蒸汽锻压锤用到20世纪90年代还在继续服务,基座都坏了江南厂还舍不得拆除,修修补补继续用。
有了蒸汽的锻锤,很多大型工件的锻造就变的容易很多了。整座蒸汽锻锤的滑轨高达5米,全用钢材制造,矗立在花岗岩加上钢筋混凝土的底座上。上面的锻锤重达1吨,用蒸汽推动滑动阀门进行驱动。
比起早先机械厂设计制造的一台自由落体式锻锤来,这台锻锤的无论锻造能力还是工作效率提高了三四倍以下。原本使用锻锤是件很吃力的事情,必须不断的操作蒸汽机提升锻锤,然后再用凸轮离合器控制放下,每锻造一次,间隔很久,无法做到连续的锻造,给热处理也带来很大的困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