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四十六节秋赋(十一) (2 / 8)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他赶紧起身,钻入了另一条巷子――防人之心不可无。苟承绚又在背人的荒街冷路上走了一圈,捱了一个时辰见没有异样才回到伏波祠来。

        这间伏波祠,还是大明洪武年间修建的,当年格局不算小,前后三进院落。如今只留下第二进的正房和最后一进的屋舍还算完整,其他早就坍塌成瓦砾了。围墙更是残破不堪,到处是洞。院子里满是杂草。这里就是白天也没有人走过,极其冷僻。是个好藏身处。

        苟承绚和赖大占据了最后一进屋子。他现在贵为“丐帮”头子,身边有个乞丐服侍也不算稀罕。其他五六个乞丐住在前面一进里。苟承绚象征性的收他们一点抽份,实则还经常接济这些人为自己跑跑腿,办点事。但是暂时还不敢要他们为自己办正事。

        xs63“我何尝不想报仇雪恨!”苟承绚原本对髡贼极为恐惧,回到县里只是想利用“灯下黑”悄悄的潜伏起来,伺机打听父亲的消息,再看看有没有机会取回苟二沉入水井里的铁箱――只要有了这口箱子里的财宝,再远走高飞也不迟。现在听了赖家兄弟的蛊惑,心里的怨恨也发酵起来,自己原本在县里呼风唤雨,多么威风的一个人,现在居然有家不敢回,沦为乞丐苟且偷生,想到这里,他就仇恨满腔。

        要报仇得kao自己的力量。苟承绚这次随着父亲去广州活动,事情没办下来,见识长了不少,知道指望朝廷那是白日做梦――临高这里的事情不闹得不可收拾,朝廷里当官的才懒得来理会。

        苟承绚自幼跟着父亲和伯父混,苟家庄上又收留过许多江湖上的亡命之徒,江湖上的各种道道知道的不少,知道眼下想在髡贼眼皮底下闹事是痴心妄想,只能先躲藏起来再伺机而动。为此,他和赖家兄弟就一直藏身在这个冷僻的伏波祠里。他手里有点从外家得来的银子,加上还有三脚猫的功夫,其他几个歇脚在这里的乞丐全被他收服了,完全依他的命令行事――当然他们并不知道他是谁。不知不觉中倒在县城里闹出一个丐帮来。

        苟承绚很是小心,实际上他连东门市都很少去,只在县城里活动――这里髡贼很少来,就算来也是少数人,在人群中特别刺眼,很容易分辨,也就能及时躲开――只和赖家兄弟借着沿街行乞的机会打听县里的消息。

        这些日子以来,穿越集团在县里的种种举措,他多半都知道。苟承绚知道这伙澳洲人其志非小,多半还有乱臣贼子之心,心里大喜。若是只是简单的黑吃黑,自己这一家可就算是冤沉海底了――当然在别人看来应该叫罪有应得――但是髡贼摆出的明显是要造反作乱的架势,或三年或五年,朝廷非来进剿不可!天兵一到,自己接应有功,翻身的日子就到了!

        最近穿越集团通过陈明刚征粮的事情也传到了他的耳朵了。平日里乞讨时候从大户们的门房厨子那里,他得知了许多大户们不满的信息。这一异动让苟承绚觉得机会来了。他吩咐手下的人,赶紧到县学里去打听下消息――他自己也是生员,知道读书人对时政总是最为热衷的。

        深思熟虑一番之后,苟承绚决定在县学里面安cha个耳目。正好王赐最近手头大为宽裕,打算为县学添雇几名杂役。赖小因为年龄小,名气没有他哥哥那么臭,加之又摆出一脸的可怜相,就混上这个差使。所以黄禀坤在县学里的活动,苟承绚是一清二楚。

        秉承敌人的敌人就是盟友的观念,苟承绚认为可以拉拢黄禀坤,这个主意他想了一晚上,黄家父子是县里和髡贼有血仇的大户,杀子杀弟之仇,他相信黄家父子是绝对不会忘记的。苟家和黄家,过去虽然也不对路,毕竟没有真刀真枪的干过仗。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