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方案各有一批拥戴者,在大会上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总得来说,第二和第三种实际上是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区别。第三种则得到了司凯德的积极支持,他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策略方案:
1、夺取全海南,反正和明政府撕破脸了,一定要趁机夺取全海南。否则穿越国无法发展。
2、争取在陆地全歼明军,而不仅仅是在海上击退,这样大明三四年里将无力进攻。而且将有大量的俘虏作劳工和谈判筹码
3、适度反攻大陆,争取夺取广州周边,甚至暂时包围广州城,充分震慑大明,但是不宜攻占广州,穿越国暂时还没有做好逐鹿大陆的准备。
4、注意舆论宣传,和保护私有财产。我们的方针是反对广东官府的无故进剿,反对贪官以进剿为借口,掠夺民财,杀良冒功。但不反朝廷,为和谈留下余地。保护私有财产可以收揽民心。
5、以战逼和,临高不怕大明来打,但是数年内不希望和大明的贸易断绝。所以战后暂时对大明以和谈为主要方针,实在谈不下来再打。
这五点之外,司凯德明确要求在在广州制造恐慌情绪:他提议学英国人火烧哥本哈根的模式,大规模的发射康格里夫火箭,或者占领白云山,在上面架大炮炮击广州官署。
马千瞩提出要发言。
他走上发言台:“诸位元老。击败明军之后是否占领全海南,要不要炮击广州,首先要服从于我们的政治需要――所谓军事是政治的延续。”他咳嗽了一声,“在我们讨论要把战争规模扩展到多大之前,我提议大家先梳理一下本集团的最近几年的政治和经济诉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