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炭火炉上,正发出令人垂涎三尺的“滋滋”声和奇异的浓香。大块的牛排、猪扒、鸡扒和鱼排正在铁盘上翻动,香料的气味浓得要把鼻粘膜都要融化;整只的龙虾、牡砺、海鱼……在铁条架上冒着热气;四五只临高乳猪、十几只烤鸭挂在铁签上正在熊熊燃烧的明炉中回转烧烤着。合作社酒楼、食堂和商馆的厨师们一个个来回奔忙着烹调菜肴,就是他们也是头一回接触到如此之多的食材。特别是乳猪和牛肉平日里几乎是看不到的。
只有少数元老才知道这牛肉并不是新宰得。而是从冷库里取来得。至于来源,则是当初澄迈大战中的战利品:死牛死马死骡子被用来劳军做灌肠,受伤没有治疗价值的牛马被送到肉联厂屠宰,然后就分类冰冻起来等着年底祝贺新年用一年到头总得有个改善伙食的时候。
芳草地的教师张智翔身穿厨师服,围着围裙,头裁一顶比所有厨子都高的行政总厨的帽子,犹如大将一般指挥着厨师们烹调,不时他还亲自去翻动下铁板上煎烤的牛排肉。牛排肉按照日式铁板的做法在装盘前都切害成了容易入口的大小,免得大家还得用刀叉。他是一级厨师,做起xs63的对被短褂,还有极少数人穿着胸前敞开一大块,露着里衣的短褂,脖子上挂着个各种料子颜色和图案的布条子。仔细看,这布带子是紧紧的箍住脖子的。
髦人如此的装束王赐还是第一回看到,不由得纳闷:这要是给人揪住了,岂不是大大的不妙。
真毙和假髦虽然穿得衣服看上去差不多,王赐还是很容易的就把他们分辨出来了真髦神态自若,谈笑如常:假髦的脸上则透出即兴奋又不安的神色。不论真髦假髦,个个胸口都挂着大小不一的金属牌子,有的人甚至有好几枚,在煤气灯的光芒下闪闪发亮。
当然最为惹人注意的是女霓们的穿着,王赐早就听说过女髦们穿着大胆,“有伤风化”。此时排队等候入场的四五个女元老,个个都穿着露着小腿的裙子,有人干脆连大腿都时隐时现。其中一个高挑的女髦,身穿黑色裙装,露出两条白生生的长腿,腿上还裹着红色的渣网。上身衣服就靠着两根缎带挂在肩上,酥胸半露,看得王赐一阵小小的无奋,在临高多年不用已经如死灰槁木般的某个器官忽然大量充血。让这迂夫子面红耳赤,赶紧将眼眸放正,眼观鼻鼻观心,不敢再看女霓了。
王赐随着人流慢慢的走向入口有警察维持秩序,加上来得多数是元老办公厅在发新年招待会通知的时候特别加注了“注意秩序,按序排队”的提醒文宇。元老们在临高每时每刻都在着力于提高归化民和土著的“组织性”、“纪律性。”得做出个榜样来。
在元老们的大力鼓吹和以身作则之下,归化民和土著们都很自觉的遵从排队验证。不管你是老百姓还是什么官儿。”新秩序”即将建立的预感使得百姓们对原来的大明官吏失去了尊畏。王赐看到吴明晋居然也在队列中,排在一个貌似乡下小地主的后面,神态自若的和吴亚说着话。不由得一阵羞愤。正在考虑要不要上去斥责土包子“无礼。”背上已经被人推了一把。
“走些快些走!莫要堵路!”
从身后人的口音就知道,肯定是个“假髦”了,想到自己虽然是闲曹冷官,好歹也是个朝廷的官员,竞然被个土包子当街斥责,不由得羞愤得脸皮都红了,但是身子却不由自主的随着队伍往前走了。
相形之下,吴县令倒是毫无压力。他如今已经抱定了“入乡随俗”的念头,脸皮一厚,天下无敌。在队伍中与吴亚、王兆敏等人谈笑风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