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铺设马袅-博铺的火车铁轨的动议也曾经提出过,但是测算下来消耗的熟铁过多,企划院算来算去拿不出这笔额外的计划――企划院的钢铁储备已经大部分投入到马袅开发中去了,存量已经见底。结论是最多只能在工业区内铺设厂区铁路。
安装了推土铲和挖斗的履带式拖拉机正在不远处发出轰鸣声――这是白羽指挥的“拖拉机装甲兵”正在开挖土方。红色的土地被挖开了一道深深的沟渠,许多穿着工作服,剃着光头,袖子上带着白色三角标记的特殊劳工正在坑底劳动,铺砌石块。这是整个开发区的大型排水渠,工业废水将通过各个支渠排放到这条总渠内,再送往废水处理厂。当然季无声知道田九九搞得所谓的工业废水处理无非就是一些多级沉淀、曝气、化学法酸碱中和之类的简单处理――以临高的工业水平,想处理的更好些也很难。
沟渠即深又宽,排水渠道内完全可以划小船,两旁还修建了可供检修人员行走的便道。
供水是用大口径钢筋水泥套管输送――为了减少水在输送中被污染的程度。供水管道埋设在同样规模的大型暗渠内,便于未来的检修、更换和安装其他管道、线路。这种沟渠也有一定的军事意义,比如可以隐蔽的投送步兵之类。
由于临高工业暂时不缺少足够的钢筋水泥来制作覆盖沟渠顶部的预制板,这些渠道有相当长时间只能先作为明渠敞开着。
重工业的耗水非常多,除了就近利用马袅河的水源之外,河水还从文澜河通过管道引来。田九九还准备在开发区搞一个规模庞大的集雨系统――当然,这都有赖于钢铁厂的尽快投产。
远处,脚手架林立,临时安装的蒸汽吊车冒着烟正在上吊装着熟铁锻造的桁架,组装着高架厂房。那里是正在新建的平炉炼钢车间,新得转炉车间就设在它旁边。根据规划,等高炉和炼钢车间全部完工投产之后就将目前在文澜河畔小钢铁厂里的转炉车间和轧钢车间搬迁到此地。同时将还未安装的轧钢设备全部安装完毕,正式成立一个轧钢厂。
高高的矗立着斗式提升机和水槽的地方是选矿厂――这套选矿厂的设备大部分是从旧时空带来的:2台选矿机、5台粉碎机和2台破碎机。将来凡是因为客观条件不允许而无法在开采地建立选矿厂的铁矿石送到这里选矿。当然它也可以承担选取部分其他有色金属矿的任务。
马袅钢铁公司的核心部分,最大最困难的工程:高炉建造已经接近尾声。一座10米高得高炉已经矗立起来。这里临近海岸,防台风是个相当关键的问题,所以不但高炉的地基不惜工本,用得临高出品的最好的水泥搅拌的钢筋水泥砼。高炉的炉身外围,还搭建有一圈用来支护的加固梁柱和固定锚索。
马袅一号高炉容积125立方米,技术水平大概是旧时空标准xs63简易的挖斗式清淤船的方案,利用港务局储存着用来组装临时浮动码头的铁桶浮驳,在上面安装蒸汽机驱动的挖斗。
“用两艘浮驳船,两艘驳船之间横跨安装支架,合拢式挖斗安装在中间。利用钢丝绳和卷扬机控制挖斗升降和开合,”姜野谈着自己的设想,“最大的技术难度是在挖斗的合拢装置上,但是类似的东西威尼斯人在16世纪就能建造――人还是用人力踏轮驱动的。我们没理由造不出更好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