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九节高炉(技术文!) (4 / 7)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你的要求比较难,这两者前者需要的有色金属我们搞不到,后者冶炼难度大。不过锰钢能很快出来――田独的铁矿石本身含有较高的锰,当地还有一个锰矿可以开采。”季无声说,“再说常公不是一直在他的笔记本里规划东亚电网超高压输变电系统、喜马拉雅超级电站、长江梯级电站开发计划――他可以一边当电工一边先搞计划么。”

        “虽然没有不锈钢和硅钢那么振奋人心,也算很好的消息。”姜野说。锰钢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的特点,在许多大型机械上都有重要的作用。有了锰钢之后目前质量低劣的轴承、齿轮和结构件、连接件的性能就能有极大的改善。锰钢还可以制造供工业用得刀具,为军工提供优质的武器钢材。

        高炉旁矗立着已经完工的大型热风炉――125立方米的高炉需要的鼓风量远远超过了过去的几座小转炉和熔铁炉。大往往意味着更高的效率。热风炉在搞转炉炼钢车间的时候已经建造过,有了相当的建筑和使用经验。这次有了足够的耐火材料,不但体积变大,内部结构方面也进行了优化,新热风炉是中规中矩的考帕式热风炉,高达10米。热风炉利用高炉的高温废气对鼓风机进入高炉的空气进行预加热,设计目标是出风口温度可达620。在如此高得温度下,铁矿石的还原性就将达到最高,焦炭消耗量可以减少五分之一。

        “姜工!”一个归化民实习生急匆匆的跑来,“煤气厂工地刚才打来电话,请您去看一看。那边有些问题。”

        “好,我这就过去。”姜野和季无声打了个招呼,从小土丘上下去了,这边早就预备好了一辆农用车。

        煤气厂是马袅联合体的一个重要项目。在博铺投入使用的煤焦化联合化工厂也可以提供煤气,不过因为它有了后续处理提炼炼焦中产生的气体和焦油的化工设备。所以煤气一般是作为化工原料直接消耗掉了,少量剩余的也就近共给了博铺工业区作为燃料使用。

        煤气厂不用特意从甲子煤矿运来的炼焦褐煤的――高炉焦炭由博铺的煤焦联合厂提供――而是使用专用的煤气发生炉干馏各种劣质煤,它的生产目的不是获取焦炭,而是煤气。

        煤气车间建成之后将为了整个厂区提供气体燃料,而最主xs63的上面是出渣口。同样是用青铜制造并使用循环水冷的。

        高炉不但容量大而且是连续生产,大型高炉的炉喉部的温度极高,不能使用人工加料,而是机械式的自动加料。高炉加料的方式好几种,姜野和季无声商量下来决定采用机械结构中最为简单的装料桶装料法。装料桶是钟形的,将料斗运到炉顶,然后将装料桶升至炉顶上,卡住炉顶,然后炉料从可开启的桶底部漏到炉喉里去。料斗是通过曲柄连杆机构在轨道上滑动带动料桶的。这套系统虽然不复杂,却要求工业系统在链条、机械传动和动力机械方面提供可靠的装备。

        姜野说:“当初展无涯说不上高炉只搞转炉,从广东进口生铁炼钢。我还觉得他有点右倾保守主义――现在看来当时就算想搞高炉也未必能成。”

        “当时要搞也就能上三五米高的土高炉。一昼夜出个二三吨生铁,顶天就是五吨。加料多半还是用绞车把炉料绞上去,再由工人一铲子一铲子往炉喉里加――工人被烤得半死不说,加料慢,落料还不匀。效率差得和现在的小化工厂一样。”季无声对化工系统的本家很同情。他的这位本家的工业规模按照旧时空的标准连70年代的县级化工厂都够不上,很多产品还是实验室级别的制造、要不是从旧时空运来的煤焦化联合生产厂还能壮壮场面,光那个800吨合成氨和电解食盐车间的可怜产量就使得他在每次企划院会议上咆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