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八节大波航运公司 (2 / 8)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除了我本人之外,还有其他几个元老。”

        准备前往越南的除了去摸底布局的严茂达,准备常驻的贝凯之外,还有几名军方、建筑公司和远程勘探队的元老。他们是为了建设鸿基武装商站去打前站的。

        “明白,小人我一定安全把首长们送到……”张大疤拉胸有成竹,“别说这会换了新船,就是一条渣船我也照样保得首长太太平平。”

        “嗯,知道你有这个本事。”严茂达一笑,“你先送我们去海阳,然后从海阳到鸿基。一路上有困难没有?”

        “没有。”张大疤拉显得很有把握,“只是xs63雷州站的船行的船只不仅吨位小,船型驳杂,船只状况差,人员素质也是鱼龙混杂:其中有许多临高海军控制海峡制海权之后的失业的小股海盗、官兵水师的逃离。还有过去招安过去雇佣的水勇。虽然在雷州站提供较好的报酬和海军的贸易护航体系下没闹出过乱子,却始终是一个隐患。

        至于海军本身,对一支完全游离在海军指挥休系下的船队当然也有想法。在有关会议上一直提出要“加强海上船只统一管理”。

        然而将广州雷州两支船队统一到海军麾下,完全归属海军控制,又会造成指挥体系过于复杂。在临高的各部门还不觉得:调用船只只要打电话到海军部,由海军部运输处排船期就可以。但是外地的部门就很不方便。

        早期广州站决定组建高广船行就是因为动用船只手续繁琐。当时需要使用船只的时候要先打电报回临高,通过海军的指挥休系再发出调船手续,当中的不但环节多,浪费时间,而且运作中显得很僵化。船上的水手不受广州站的直接指挥,稍有变动就得重新发报到临高去更改命令,完全不适宜商业贸易。最后不得不授权驻外站可以自行组织运输船队。

        这些因素综合起来,最终促使执委会决定改革原先的海上航运体系,正式组建航运公司。这家航运公司准备采用股份制,由元老院控股,余下准备向向土著、归化民进行募股。起威当然是第一个股东,他们原本在高广船行内就有股份。

        新成立的航运公司将承揽所有穿越集团在广东洋面的航运业务。同时包括对越南的贸易航运。公司总部将设在香港,在临高、徐闻、琼山、广州、三亚设立航运办事处。远期还将在全海南岛各县和广东沿海地区设立航运代办处。整合原广州站、雷州站属下的船队。同时海军还将部分不适宜作战服役的船只转交给航运公司,包括当初从海家买来得五桅大船。

        航运公司在运输业务上自主经营,编制上受邮政交通委员会和海军的双重领导,类似英国人的商船后备队系统。航运公司的所有人员均列入海军预备役,高级海员授海军预备役军官的军衔。每年要抽出进行一定时间进行军训和演习。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