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李丝雅明确的回答了关于澳洲人是什么人的问题。
澳洲人是华人--这从他们的语言、文宇和民族认同中可以得到确认。但是,虽然他们自认为是“中国人”,却和中国人有着极大的差别--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制度和礼仪。
李丝雅在报告中说:他们与中国人的差异之大,不亚于欧洲人和中国人的差异一一甚至可能更大世。另外,澳洲人中间有欧洲血统的人士。至少有2-3人。根据情报,这欧洲人同样享有所谓“元老”的地位。。在临高的“元老”大约在五百至六百人之间。元老们中间实行的是一种欧洲式的“评议会”制度。有九名最高级的评议员掌握全部权力。但是在形式上所有元老享有相同的政怡权力,组成一个所谓的“元老院”的机构。理论上,所有的大政方针要由元老院多数决定。
李丝雅在报告中说:他们实行的似乎是一种股份制合作的关系,因为元老们在言谈中不时会吐露“股份”、“分红”这一类的字眼。时不时还就所谓的元老的权力问题发生争议。
“这是澳洲人的东印度公司么?”看到这里,总督不由的说了一声。
澳洲人用来贸易的货物,大部分是在临高制造的。李丝雅用夸张的篇幅详细的阐述了澳洲人在临高拥有的强大制造业一一其实无论是李华梅还是兰度的报告里,对临高的生产力都没有做太多的描述。李华梅一般不能进入临高的核心地区,而兰度给她的报告是经过对外情报局专门修改的,对外情报局不愿意外人能真正的了解到临高的生产力水平。但是李丝雅一心想促成荷兰人对临高的战争,在这两份报告的基础xs63总督不怎么相信这个世界上能有这样大,还是有铁制造的船只――且不说有哪里能制造出来如此之多的钢铁,更重要的是传闻中这艘船是不需要风帆的,可以自己航行。在他看来如果真有这回事:要么是上帝奇迹或者更可能是魔鬼的伎俩。
但是他更感兴趣的是所谓的澳洲货--到底是从“澳洲”运来的,还是在临高制造的?
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图书馆里没有任何关于“澳洲”的记载一一至于“临高”,他们只知道这是个毫无商业价值的小城市一一这种小城市在中国有成百上千。要说这样一座小城市突然能够制造如此之多的新奇优质的商品,总督是没法想象的。?
临高的澳洲人有太多的不解之谜,这正是他迫不及待的花一大笔钱雇佣李丝雅打听情保的主要原因。“小店主”们从来不乱花钱。四千盾或许不少,但是对摸清东南亚乃至整个东亚的海上未来的局势走向来说,真不算什么。
只有掌握了足够多的情报,巴达维亚当后才能制定出合适的对澳政策。到底是做一个贸易的伙伴还是对其进行无情的攻击,彻底的摧毁这股新生的力量?又或者采取什幺样的手段来利用、遏制澳洲人在南中国海的存在?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资本家的企业”,它的资本主义是彻底的,无情的,建立在最赤裸裸的商业垄断和超额利润之上的。公司对自己的伙伴、朋友、雇员和敌人同样无情。是彻头彻尾的利益至上主义者。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