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晚司凯德举行了招待酒会,祝贺双方的贸易协定。司凯德满面春风,达成与荷兰人的贸易协定对临高来说非常有利。首先是有效的缓解了物资供应上的缺口,其次是对方自运,送货上门——这对于严重缺乏运力的临高来说就是最好的收益。而转口贸易这一招,他认为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外汇”问题。更不用说荷兰人还允诺首先支付1o万里亚尔的预付款。当然,司凯德关于转口贸易的设想还有很多,至于和荷兰人达成了购买马匹的协议这事虽然得到了农业部和军方的大力赞赏,司凯德反而觉得无足轻重了——这毕竟只是个锦上添花的小细节,没有马屁也不会造成发展停滞。可是没有粮食木材这些指定目录商品,影响的就是全局了。
范·德兰特隆在装点一新的商馆大厅参加了酒会。电灯发射出来的璀璨光芒和宴会上使用的大量精美的玻璃器、骨瓷器令他目瞪口呆。尽管酒宴的场面不大,但是作为一个东印度公司的低级商务员,受到对方元老院九人委员之一的高级官员宴请,这位泽兰省的小贵族依然觉的荣幸万分。要知道他在巴达维亚连出席总督的小宴会的资格都没有。范·德兰特隆在酒壶酒会上狂饮了大量的加了糖和果汁的朗姆酒,最后不省人事的被抬了出去。xs63农业部门都强烈呼吁能够尽快获得品质较好的骑乘马和牵引马。
显然,靠着尼克带着徒弟和帮工在高山岭自力更生的搞人工授精,就算一匹公马一年能给200匹母马配种,但是马匹的基数摆在那里,靠自身繁殖得很多年才能供应得出足够的马匹了。大批外购马匹显然是唯一的途径。而且目前他们的种马资源也不乐观,除了一对铁岭挽马,就是一匹退役赛马。
尽管元老们垂涎的各种名马几乎全在地球的另一面,但是农业部属下的生物部门还是确认,在波斯和印度都产符合元老需求的马匹:可以用作目前急需的骑乘马和挽马。
经过农业人民委员会属下生物部门的研宄,认为可以通过荷兰人引进几种马。
一是日本的南部马。这是日本本土产的“再来马”系统里的小系种,产于本州北部,成年马肩高可到150cm左右,比起平均肩高120-130cm蒙古马要高大健壮的多,用来做骑乘马或者牵引马都可以胜任。这种马曾经在二次鸦片战争中为联军所购买使用,成为联军炮兵和辎重部队的用马。当时联军在东南亚和日本购买了几千匹马用来补充部队,对南部马的评价最高。这是是离临高最近,又能够一次性提供较多马匹的马种。
另外一种是印度的马瓦里马,这种马匹据说是亚历山大军队使用的战马杂交的后裔,据说有土库曼马和阿拉伯马的血统。在印度演化出一种能在干旱贫瘠地形很好生存的马种,在印度次大陆上作为军队和贵族的骑乘用马使用广泛。最大的优点是这种马能在印度次大陆背广泛的使用,显然在适应海南岛的气候方面要比其他马种来得有优势。
范·德兰特隆对贩运马匹的事情不是很有兴趣。在跨海越洋的货物中活物是最不好运输的,马匹是很敏感的动物,在海运中很客易受惊伤亡,对饲料的要求高,还需要大量的饮水。马匹又非常占据货舱空间。所以马匹尽管在东亚价格昂贵,东印度公司对贩运马匹依然兴趣或缺。
“这件事,我一定会竭诚为阁下办到。”范·德兰特隆恭敬的表示道。
“当然,当然。”司凯德点着头,“当然,除了这几种马匹之外我知道欧洲有许多优秀的马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