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十九节广州的大世界 (2 / 10)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张应宸对宗教办的这套管理制度还是很不适应。传教结束之后他得撰写传教报告,还得填写许多宗教办的表格,详细到每个村寨的教徒人数。

        “这不是乱弹琴么,道教又不是一神教有明确的教徒身份。”张应宸心想,宗教人头税明显是对一神教才有抑制作用,对汉传佛教、道教没多大的意义。至于信徒人数,在他看来这只能估算,没法做出明确的统计。

        想到这里他踅得很有必要和何影谈谈,特别是还要和吴院长谈谈。

        关于宗教办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张应宸看来,吴石芒的临高修会占据全部耶稣会的资助是不对的,起码应该上缴一半给宗教办,再由宗教办统一分配。

        使用耶稣会的资金搞宗教活动这是元老院首肯的,但是吴院长的优势也是在太明显了。张应宸传教一年多来深感不管干什么,钱都是最要紧的。

        荷兰东印度公司使团圆满的完成了他们的任务。双方签署了贸易协议之后,范·德兰特隆在顺利的销售完所有的货物之后,“马格德堡”号在临高装满了糖货、玻璃制品和杂货扬帆启程。草约将呈送巴达维亚的东印度公司评议会和元老院审阅,在得到批准之后最后换文。

        协议以荷兰语、汉语和古典拉丁文三种文本签署。以古典拉丁文文本为准。

        在此之前,双方还签署了一个领事协议。虽然很多元老认为这个领事协议犹如放屁,一旦翻脸还得靠大炮解决问题,但是司凯德认为规矩要从这一刻就立起来。

        虽然17世纪的荷兰人不见得有认真履行领事协议的思维,但是只要他们签了。临高以后就有足够义正词严的藉口去强制执行。正如大清不懂欧洲式的外交,英法用大炮来强迫它理解遵循规则一样。未来的外交规则,元老院也会用大炮来灌输给其他人。

        荷兰人扬帆启程的时候,在临高各路外派团队也先后启程xs63“不。这种事情,得当地的名宫大观的道士出面才有影响力。我这样的一个游方道士,在那里没有根基,在士大夫和有钱人眼中就是半个叫花子,能有什么号召力?出面来济荒会不会反而遭忌。”张应宸对有这样一个能够渗透大陆的机会当然有兴趣。但是富庶的江南不比黎区,也与海南岛不同,传统道教已经扎根多年,名宫大观不计其数,有些宫观,恐怕他想去挂单都要被赶出来。宗教界一贯就是个很复杂的地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