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从桥面上收容来的小女孩子他决定留在身边亲自教育。给她取名叫和宁。其他孩子他也一一取了名。其中六个十二岁以上的大孩子,他分别取名为:东华、西华、福宁、芙蓉、丽正、延和。这些名宇与奉华、和宁一样,都是宋代宫殿的名称。
大孩子单独住一间宿舍,赵引弓每天都抽出一定的时间亲自去给他们上课。大孩子虽然心智较为成熟,但是长期流浪乞讨的儿童,人格心里多半都有扭曲的地方,亦会染上各种恶习。临高有一整套管理和教育流民的方式方法,什么人都可以派用处。但是在这里他不得不慎重,所以收容儿童的时候特意关照蔡实,气色好言词伶俐的流浪乞儿一律不要,暂时只收容那些即将饿死和被抛弃的孩子。
这么一来,他觉得现在人手实在又少了些。当下关照蔡实和孙旺才,有来源可靠愿意卖身的就收留下来——一律立“绝契”。
赵引弓除了收容儿童,扩大奴仆队伍,又用几天时间实地踏勘了杭州的主要市集和各种货物的行市。对杭州的贸易状况有了大致的了解。看来,在杭州最容易来钱的还是丝绸业和茶叶行业。
自唐宋以来,江南就以种桑养蚕著称,明代尤其发达。特别是太湖下游的苏州、湖州、松江、嘉兴。湖州、
杭州一带都是重要的蚕桑产区,每年都要生产海量的生丝和绸缎,而杭州作为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不但浙江全省的货物在这里流转,连来自南直隶的苏州、湖州的丝产品也在此地集散交易。
至于茶叶,浙江本身就是产茶大省,而邻近的皖xs63赵引弓看着门厅前院子里或坐或站的十来个大小不同的孩子,一个个蓬头垢面,形销骨立,有的看起来还算健康,有的勉勉强强的走了进来,但是一下就坐在地上不能起来了。
不忍心之余,却又觉得浑身发痒――几天前把女孩子带回来,也把她身上的跳蚤、虮子之类的带了回来,当晚把他咬得浑身抓挠,起了不少红包和疙瘩。只好起来又是洗澡又是换衣,又是打药水驱虫。再看眼前这几个,不用想都知道破衣烂衫下有多少寄生虫正在窥觊他的肉体。
“一个个都跪下磕头,见过老爷。”蔡实大声的吆喝着。
有几个跪了下去,有的却摇摇晃晃的直接趴在了地上。赵引弓心中不忍,说了声:“不用行礼。”仔细的瞧了瞧,大多数是男孩子,也有几个女孩。年龄小的不过四五岁,大的有十三四岁。不过赵引弓知道穷人的孩子营养不良,发育一般都迟滞,实际年龄恐怕要大上些。
“都是孤儿?”赵引弓问道,“确系自愿投效到我宅为奴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