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监把他引进一座厅堂,在厅堂里等候了片刻之后,随着一阵平稳从容的脚步声,杨公公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冷凝云按照礼数,规规矩矩的起身迎侯,做出一副必恭必敬的摸样。
从眼角望出去,这位大太监是个五十多岁的壮汉,梳理得纹丝不乱的鬓发已经明显地见白,光秃的下巴照例没有一根胡子,一张养尊处优的宽脸泛着红光,大而厚的嘴唇虽然照例地挂着微笑,但一双眯着的细长眼睛里,却分明地现出疑惑和探究的光。
双方行礼相见。作为一种对情报员人身安全的保护措施,也为了他们的活动便利起见,李炎给前往大明控制区的每个情报员都冒了广东的户籍,而且设法给他们一定的功名,有的是正儿八经的原生,有的是附生、增生,也有人是所谓的国子监监生。反正都是花钱从两广官府运动来得。
由于感到自己的来意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楚的,加上彼此素不相识,为着减少转述的麻烦,冷凝云没有多作寒盼,便从怀里掏出事先准备好的一封高举的密信随着礼单用双手递了过去:“这是高大官人命学生转呈左右的,请杨公过目。”。
“噢。”。杨公公并没有感到意外一冷凝云的拜访他几天前就从高举的来信中得知了。他望了客人一眼,随即将信接了过去:“先生请坐!”。
他一边相让着,一边在椅子上坐了下来,开始拆信。
这封密信的内容很是简单。高举在信中告知冷凝云是郭东主的人,此来京师是要开设钱庄,运筹商业。
郭逸是什么来头,高举从来没有和杨公公明说过。这不xs63冷凝云此时要去拜见的,是他到北京之后的一个关键人物一杨公公。
杨公公是高举在京师中的大靠山,当初魏忠贤用事的时候,曾经一度打算在广州建造生祠来阿附九千岁,这件事后来没有成,杨公公算是逃过一劫。魏忠贤倒台之后,杨公公因祸得福,没有受到株连。他又赶紧巴结上了王德化,花了好几万银子并许多高举送来的“澳洲货”。,得以出掌钟鼓司。算是咸鱼翻生了。
重新上台的杨公公比以前小心了许多,他到底不是信王藩邸的旧人,在九千岁用事的时候又没有“态度坚决,立场分明”。,最多也就是个骑墙派。所以他现在很少在宫里过问太多的事情,除了自己分内的事情,从不多说一句话。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