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二节南京 (7 / 9)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除了紫禁城这一部分之外,在宫城的南面一条宽广的御道从承天门外的五龙桥,笔直向着宫城的正门~洪武门伸展开去。

        御道的东侧,分布着除刑部之外的吏、户、礼、兵、工等五部和宗人府、鸿胪寺、钦天监、太医院等:御道西面则是最高的军事机构五军都督府,以及锦衣卫、通政使司、太常寺等衙门的所在地。

        “你知道的真不少。莫非你进去过?”周洞天忽然起了疑心。

        “小人哪里能进去。不过南京城里的老公儿不少,在茶坊听他们说起过许多南京宫里头的事情。所以略知一二。”大伙点头哈腰道。

        这偌大一座壮丽宫城自从成祖皇帝迁都北京之后,经历了二百多年的闲置岁月,到如今早已萧条破败,完全不复昔年的气象了。大明皇帝极少离开北京到这南方的留都巡幸,造成紫禁城里的宫殿大多荒废失修,就连那些一直有官员派驻的衙门,除了几个有人到部视事一所谓的视事无非是做些等因奉此的例行公事~的门堂还算整齐外,大多一任墙垣倾圮,无人过问。一派衰败不堪的mo样。梅林觉得有些遗憾,

        说了声:“走吧”。

        轿子沿着大路行进,走过从贡院之后市面变得热闹繁华起来。

        天气晴朗。春天温暖的阳光从蓝澄澄的天空中斜照下来,把左边一排房屋的yin影,投在宽敝的、青石板铺成的路面上,投在行人的身上。这条南京城里的主要干道原本很宽“虽九轨可容”自从万历年以来,人口增长很快,买卖兴旺,接到两侧的民居、商铺纷纷侵占官道,渐渐得道路就变得不那么宽阔了。加上街道上行人众多,使得道路愈发的拥挤。

        接到两侧的铺面一家挨着一家。密密麻麻的。店铺大多房檐不高,门面宽广:店头的黑漆招牌上写着“绸绒老店”、“网巾发客”、“杭粉名香官皂。。、“川广杂货”、“西北两口皮货发售小“东西两洋货物俱全”、“内廊乐贤堂名书发兑”、“顺昌号通商银铺”等类字样,有的还是金粉镶嵌的。街道上,乘轿子的、骑驴的、

        步行的人,熙来攘往。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