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零八节国家库存代码 (3 / 10)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实话说,我不大看好你的想法。这个过程太漫长了,恐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邬德说道,“你要提高土著造船厂的工艺水平,要做得培训和改装工作太多了。”

        造船匠多不识字,部件的尺寸形状全靠记忆。传授技艺口耳相传,要给这样一群手工业者制定零部件标准,让他们按照一定的规格进行所生产,邬德认为投入太大了。

        与其这样费心费力的培养他们,不如干脆吞并了土著造船作坊,把他们的人力全部合并进来,再按照新得模式重新培训工匠。

        “实话说我对你的想法不是很乐观。”邬德说道,“土著的工匠我见得多了,手很巧,脑子也聪明,可是你要让他们看得懂度量衡,懂的现代度量衡的意义,而不是拿他们自己的手或者土制量具对他们来说就很难了。光这个再培训就要消耗很多人力和时间。你觉得我们等得及吗?归化民工匠是在我们的直接管理之下,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督促改正。你现在要向一个个的作坊去发号施令,让他们遵照一种他们根本不理解的制度办事――我很担心实际运作的效果。”

        “你说得是。”施建涛知道邬德说得很有道理,他很难反驳,“不过我觉得可以试一试。就算有百分之一的成功率,也会很大程度上减轻我们的生产压力。把一些小部件包给他们去制造试试看,就算失败了也不会有很大的影响。”

        邬德考虑再三同意了他的计划――不过限制他只在较小的范围内尝试。

        在施建涛的努力争取下,企划院终于向香港造船厂发出了建造24艘h-800的订单,均为标准型。按照要求,施建涛要在1631年底前至少完成三分之二的订单。

        邬德开出了物资调用清单的批复件和造船经费的用款许可。

        在年初的1631年度财政预算里,企划院得到了一笔买船或者造船经费,专门用来添置运输船队。这笔钱的一部分陆续拨给了临高造船厂,用来建造901拖轮和若干艘近海驳船。余下的款项因为船厂的生产能力有限,暂时还没有动用。

        原本邬德打算将一部分款项换成外汇,从广东购买现成的大吨位的广船或者福船,但是因为元老院目前的“外汇”――白银储备偏紧,一时间还没有办成。

        款子是以流通券计数的,但是施建涛地处香港,按照他的设想很多原材料又要从广东采购――流通券在广东的流通范围非常小,基本不出广州一城。流通券能够在广州小范围的流通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紫字号的声威和财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