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一十节简单伙食 (3 / 9)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但是这个计划被邬德否决了:大量发放草地口粮对过于昂贵了。而且草地口粮的存货也不足,包括军队仓库里储存的部分。只有1.5个战役存量。在营养结构上也不甚合理。草地口粮是高热量的口粮,用来补充ji烈的作战行军中消耗的大量体能,因而成分中包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脂肪。

        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是难民虚弱的肠胃难以承担的,不仅如此,人体消化代谢蛋白质需要额外消耗大量的淡水,很容易引起口渴,这对挤满了难民,储水量有限的难民船来说又增加了供水压力。

        邬德便把此事交给了农业口和食品厂。让他们开发一种专门用于救济流民难民的救济口粮。

        救济口粮与草地系列口粮最大的区别在成本上――与种类繁多内容齐全的草地系列相比,救济口粮考虑的更多的是在保证能量和基本营养的条件下,大批量低成本的生产。

        这件事落在勋素济的头上――作为食品厂的厂长,此事当然责无旁贷。勋素济结婚成家,回家大小老婆伺候周到,更重要的是刘美兰和金喜善之间没有发生什么“家斗”的把戏。家庭关系比较和谐,家和万事兴,勋厂长不但享尽了齐人之福,工作上也干劲十足。

        接到任务之后,他马上就和原先开发草地口粮的一干人聚会,讨论如何制造救济口粮。

        救济口粮会议在南海农庄的莲藕亭召开。和咖啡馆不同,这里是特意营造出来的“农村风光”。与过去相比,莲藕亭周边的环境经过了刻意的整治,在长满荷叶的池塘旁,原先竹子和稻草搭得大凉亭已经被翻建为三间临水带木制lu台的水榭建筑,四周遍植果树和柳树。竹篱笆上攀满了绿sè的南瓜藤。

        身处其间,很像旧时空的某些非常雕琢的“农家乐”胜地了。

        与会者除了当初农业口的开发人员和“热心人士”之外,白多禄也来掺和了一脚。他对救济口粮如此热心完全是因为到黎区传教的需要。黎区的农业生产比汉区更为落后,特别是生黎区,完全是刀耕火种,村寨口粮不足是普遍现象。教会常常以分发救济粮作为一种传教手段。因而临高修院亟需一种廉价的救济口粮。

        当初开发草地口粮的人,基本是一群“军用口粮控”,元老中坐在家里穿着睡衣吃出高价买回来的军用速食口粮的大有人在,对什么mre、英军24小时口粮、法国单兵加热口粮、06单兵自热食品一个个如数家珍。

        现在要开发一种救济口粮,等于是挠到了大伙的g点上,莲藕亭里来了许多人,其中有些人原本不在与会名单里,都忙中抽闲的过来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