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九十六节甜高粱和海英菜 (2 / 11)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熬糖做酒?”孙元化吃了一惊。做酒不是谷物就是水果,没听说有秸秆能做出酒来得――那能是什么味道?至于用秸秆熬糖更是匪夷所思了。孙元化知道用小米、高粱米等各种谷物可以熬出“糖稀”来――实际就是麦芽糖。秸秆,一来做为牛羊马匹的饲料,二来用以还田做féi料。现在有人和他说可以用来熬糖做酒。当然觉得难以置信。他摇了摇头,便是不敢相信。

        “这是学生从澳洲人哪里得来的秘法。”赵引弓小声说道,“大人总知道,澳洲人务农业工均有秘术,往往可令人致富?”

        孙元化点点头,这样的说法他也听说过――就说澳洲人在广州发卖的国士无双,他在也曾经遣人买过不少作为人情使用,当时他对这种贵得不像话的酒经过一番研究之后认为。所谓国士无双只是蒸馏得特别好得烧酒而已。

        虽说不过是烧酒而已,但是他自度自己也没本事做出jing妙的烧锅来做出如此的酒来。若是澳洲人的确有法子能让芦粟杆也能做出糖和酒来。倒也不足为奇。

        他将信将疑,又拿起干菜端详。看其sè泽灰黑,并无异常之处。菜叶上有些盐霜的痕迹。

        “这是海英菜。”赵引弓介绍道,“能耐盐碱,耐干旱,荒年可活人无数。”

        孙元化点点头,颇有赞赏之sè。明末自然灾害频繁,农学家们都很注意度荒之学,其中寻找尝试各种可吃的野菜就成了他们经常做的一件事。除了许多类似《野菜谱》这样专mén介绍野菜的外形、产地、食用方法的书籍。

        “此物倒是利国利民。”孙元化道,“莫非也是澳洲所产。”

        赵引弓道:“此物在南直海滨极多,到处可长,只是知者甚少。只有海滨的盐民渔民食之。学生以为在东三府一带海滨亦可引种,亦无需栽种培育。虽不顶大用,亦可救一时之急。”

        这番说辞大大的打动了孙元化。也勾起了他对垦荒事业的兴趣,当下也就当地的农业进行了一番讨论。东三府第一是多山多丘陵,第二就是多xs63赵引弓含笑道:“大人若有此意,学生倒可助一臂之力。//www.//”

        孙元化捻须不语,赵引弓刚才提及“屯田”,他已经隐隐约约有些明白对方的意思。诚然,在登州屯田地价方面的确很便宜,但是办理垦荒千头万绪,需要投入亦多,主事的人要吃得了苦,又足够的jing明能干,并不是一件容易发财的事。此人放弃杭州、广东的优渥生活不顾,跑到这里来办垦荒,到底所图何为?他对这位赵引弓的目的不由得起了疑心。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