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五十八节香港的众人 (2 / 7)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香港的商务活动,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香港作为广州外港的交通优越性远胜于黄埔、澳门等处。特别是和荷兰人签署了贸易协议。开放香港作为贸易口岸之后,荷兰人的船队定期航向香港,在这里进行贸易。

        与荷兰人的贸易尽管获利丰厚,但是规模毕竟太小。荷兰开往中国的船只不多,每年不过几十航次而已。对21世纪的人来说实在是小得可怜。

        由于明廷封锁了珠江口,取消了葡萄牙人进入广州贸易的权利。在原先的历史上,澳门的葡萄牙人通过各种方式活动也未能取得重新开港的许可。陷入了极大的危机之中。但是在本时空,澳门市政议会在无奈之下将目光投向了香港――澳洲人的出入珠江口如入无人之境,官府不敢禁绝。而且澳洲人在广州有半公开的领事商务机构,运销商品极其便利。于是一部分葡萄牙商人就改为在香港进行贸易活动。洪水尹发觉,香港现在又在充当贸易“窗口”的作用了――一个可以沟通外海和大陆的窗口。

        洪水尹很欢迎葡萄牙人:他们有支付能力,又有销售渠道,而他们在香港的所有经营活动都会给香港带来收入:从房租、港口使用费到税收。

        葡萄牙人也觉得香港作为一个窗口颇有优越性:他们无需不面对贪得无厌的大明官吏和经常拖欠货款的中国商人了。缺点是利润没有过去优厚――澳洲人对各种商品的行情了如指掌。

        但是,仅仅这些还不能满足洪水尹的“大志”。他经常眺望大陆方向――那里才是真正有待开发的金矿。

        可惜,现在的状况还不到采金的时候。洪水尹只能望洋兴叹而已。

        他的目光转向山下,铜锣湾和中环一带。兴建起了成排的仓库,大型蒸汽吊车已经一座一座的矗立起来了――香港作为一个物流中心的面貌已经初步展现出来了。从海南和广州驶来得船只每天都在这里卸下大量的货物,各种物资堆积如山。

        可惜这些货物都和他没什么关系――全是发动机行动所需的物资。不过他倒是担惊受怕了一阵――香港的xs63太平山山顶上的了望塔刚刚竣工不久――本时空这里没有港督府,只有一片荒芜。//www.//史大富指挥的临高建筑总公司驻香港项目组花了几个月时间,在这里开辟出可通行双轮手推车疾风的山道,随后在山顶上平整出一块不大的土地,建起了一座石结构的三层了望塔,用以监视全岛和附近海面。

        了望塔本身还兼做无线电发射塔,凭借良好的地形优势和纯净的无线电环境,这里起到了沟通北到浙江,南到临高的通讯中枢的作用。

        在了望塔的顶端平台上,几个元老正“一览众山小”,他们穿着各种制服,身边簇拥着勤务兵、秘书和女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