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一十一节心知肚明 (2 / 13)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甚好。”孙元化颔首道。

        孙元化当即在吕洋的引领下来到栈桥上,停泊在屺母岛码头上的海军舰船一共有9艘:1艘901炮舰和8艘特务艇。因为901炮舰的模样与一般舰船很不一样,待霜号停泊在两列特务艇的中间。不仅甲板上的火炮,连烟囱都用油布和渔网伪装起来了。

        孙元化当即登上了一艘特务艇――这是一艘本地不大见的广船船型。江浙沿海一直到辽东。因为沿海浅滩多,所以主流的船型是平底沙船。登莱水师的战舰中,沙船类型的也比较多。但是这种船吃水浅,速度慢,作为战船来说只不过是因为对手是几乎没有水师的后金才享有优势。

        他饶有兴趣的看着被改装过的船艉楼、桅杆和帆缆。特别是对光可鉴人的甲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在他的印象里是不可能的事情。

        登上艉楼,孙元化又对操舵的舵轮发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会的帆船,无论中外都用舵杆操舵。舵轮这种方便灵敏的装置一下就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尝试着转动了舵轮,觉得颇为轻巧,不觉啧啧称奇。

        接着,在他的要求下,吕洋又命人揭开了火炮上的油布。露出了装在露炮台上的24磅滑膛加农炮和68磅的卡隆炮。

        孙元化是“火炮专家”,尽管他的知识大多来自谈不上如何专业的西洋传教士,但是毕竟接触了大量的西洋火器书籍和实物,又和葡萄牙军人有着长时间的接触和合作。对火炮的鉴别能力可说朝中无处其右的。

        他一眼就看出,眼前的这些火炮,比朝廷视为“军国重器”的从澳门买入的红夷大炮要大。且不说那几门又粗又短的大炮。就是看起来较小的长炮炮口亦是红夷大炮大得多。

        “此炮发射的是24斤的炮子么?”孙元化问道。当时中国翻译的西洋炮术著作中对中西度量衡未作翻译换算,磅直接变成了斤,长度单位变成营造尺。孙元化虽然是专家,到底看不懂葡萄牙文或者意大利文,也就跟着一起错了下去。

        吕洋当然是知道的,虽说他的度量衡单位是错的,但是只看了看就知道火炮的大致口径,也算是很专业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