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怯生生的抬起小脑袋,露出惊恐的眼睛,又黄又瘦的脸颊快赶上et外星人,标准难民外形。朱鸣夏仔细观察了下,觉得还不错有潜力可挖,而且不缠足,可惜颧骨稍高,不然就更好了。
“多大,会弹琵琶?”
“会,会,十五,老爷。”女孩明显是被朱鸣夏吓着了,说话稍微有点磕巴。
接下来的几句简单问答让朱鸣夏了解了小女孩更多情况,她是一个街头卖唱小戏班里的一员,因为人数少,被和其他零散人员混编在一起领难民牌,还有其他的姐妹在后面,朱鸣夏向后一看,果然有个女子手中有竹笛,可惜长的一般,这不打紧,自己急需会乐器的人,现在有着落了。
在女孩的指引下,朱鸣夏找到了戏班的班主,班主姓刘,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漂泊生涯在她脸上刻出道道痕迹,一头灰白色的头发让她看起来快有五十岁。
朱鸣夏此时并没有穿着伏波军军装,而是穿着临高产的皮大衣,刘氏在开口称呼的时候犹豫了下,最终决定开口叫将军。这称呼让朱鸣夏觉得很受用,目光也稍微温和些,刘氏丰富的人生经历让其把握这xs63中继站――连续的中转难民让岛上人满为患,管理变得困难。鹿文渊专门圈出一块地发放难民牌。难民进入屺坶岛后先集结在这里。这里没有房子,只是用木栅栏简易的圈出一块地。当然他们也不用在这里过夜,只是稍微休息下,登记后领完难民牌于饭卡就走。
难民牌发放是朱鸣夏提出来的,士兵有狗牌。难民就应该有自己的难民牌,这样便于管理,时刻把握难民情况――特别是精确计数。对于特殊人群,专用的难民牌代码方便找出这些人,比如说女仆。
大部分的元老对于可能来到的女仆潮很感兴趣,执委会也有意利用这次机会好好给大家发发福利。在非正式授权下,朱鸣夏就负担起了寻找优质女仆的任务。在成千上万面黄肌瘦又蓬头土脸的难民中找出年轻美女非常困难,大多数人看了后只会觉得眼花缭乱,最后说只有一群土豆,但是在朱鸣夏看来,就算她们脸上涂上炭灰,形容枯槁,他都能把她们一个个的揪出来。
按照他的说法。就是要从人体解剖学的角度去看美女,看眉骨鼻骨的高度,两眼的距离,髋骨的位置等等。这样才能实施有效的“量化管理”。否则一个“容貌美丽”实在是太因人而异的标准了。
但是从几千人里慢慢找太没效率了,朱鸣夏就想出了难民牌。有了难民牌才是屺坶岛的难民,只有屺坶岛的难民才有资格领饭卡,有了饭卡才给饭吃。
发牌的地方已经排起了长队,难民们在手持木棍的乡勇的维持下按照年龄和性别排成队伍:先根据性别将难民分成男,女和十二岁以下儿童三组;男女两组分开领取难民牌,再按照大致年龄分成12~25岁,25~40岁,40岁以上三个分组。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