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叛乱这一大事件自然也成了朝堂上各种政治力量借机兴风作浪的大好机会。打击孙元化就是打击周延儒。
周延儒有不少仇人,但是最大的仇人却是同为大学士的温体仁。温体仁虽然是周延儒援引入阁的,但是在赶走首辅之后,两人就从狼狈为奸变成了互相倾轧。
从崇祯四年的春天开始,周延儒和温体仁就开始明争暗斗。在温体仁的授意和煽动下,言官不断的上奏折弹劾他。周延儒大权在握之后,行事肆无忌惮。连他的家奴都当了总兵。朝野之中对他不满者大有人在。到这一年的十一月份。对周延儒的弹劾进入到**。攻讦他所提拔的登莱巡抚孙元化也是用来打击周延儒的重要手段。
登莱兵变更是给了倒周派足够的,因而针对孙元化的攻击愈发猛烈,从弹劾的内容看,从他靡费军饷到贪污,到走私辽东货物等等不一而足。大有要把孙元化打成是“社稷罪人”的势头。
这件事,与其说是保孙元化。不如说是保周延儒。冷凝云心想,孙元化其实不是关键,关键是周延儒。
就元老院本身来看,周延儒还是温体仁谁执政都不要紧。但是对他这个执行第一线任务的人来说,要保住孙的位置,就得从周和温之间的政治斗争入手。
大图书馆的历史研究组也做了类似的推测。冷凝云虽然不知道下一步对外情报局打算怎么干,但是从目前的种种迹象来看,对外情报局显然已经开始着手了。
最大的表现就是从崇祯四年的年中开始,就有大量针对温体仁及其同党薛国观的揭帖出现,虽然其中大量的指责其是“阉党余孽”的文字看起来似乎是东林党所为,但是冷凝云很清楚,这些揭帖十有**是“真理办公室”的手笔。
大规模的败坏温体仁的声誉――当然他的声誉本来就不怎么样――无疑是为东林党炮制足够的。东林党是不会放过这个对付温体仁的机会的。
这里,就牵扯到更大局面中的运作了。冷凝云心想,干脆将温体仁直接暗杀是否是更简单的选择?以目前对外情报局和特侦队的行动能力来说,不漏痕迹的除掉温体仁这样的任务已经不算难事了--只是这样做是否有必要?这都需要权衡。
“算了,这就让江山、李炎他们去伤脑筋吧。”冷凝云决定不再想下去了。他还是按照对外情报局的指示,先做好拉拢大太监的工作――太监在关键时候的一言半语敌得过外面大臣的长篇大论。至于更深层次政治斗争上的工作由其他人去干就好。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