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焘这才开口。首先他代表孙元化表达了对“鹿庄主”的谢意,接着又表达了自己的感激。
“……此次若非鹿老爷竭力周旋,莫说朝廷准我等戴罪立功,恐怕连首级亦不能保全,”张焘小声道,“大恩不言谢。今后但有用得到本将之处,本将一定竭力报效!”
吕泽扬赶紧道:“言重!言重!”他心想这好话开头一般都没有好事。孙元化、张焘这一干人能够留在胶东固然对今后开展工作大有好处,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己方也会愈来愈多的卷入山东的官场斗争之中,从某种意义来说也不见得全是好事。
果然张焘的下一步就是传达孙元化的意思了,他希望吕泽扬能向鹿庄主去说项。设法弄一批“澳洲”枪炮来。
吕泽扬一愣,心想这孙元化还真是大明的洋务派,自己还是戴罪之身,训练的新军已经灰飞烟灭,又在寻思着搞洋枪洋炮了。
虽说向各方出口武器是已经决定的下一步贸易目标,但是伏波军自用装备的出口是绝对禁止的。孙元化再是元老院的扶持对象,也不可能把米尼步枪和拿破仑炮卖给他。
能卖得武器倒是已经在开发中了,想来这不算什么大问题。特别是南洋式步枪,比起大明目前坑爹的鸟铳、三眼铳来说绝对是颠覆性的武器,只是大明这个“运输大队长”实在太过给力。企划院很担心向大明销售武器最终会影响到对满清的武器出口销路。
不过,现在孙元化是戴罪留任,到底能不能继续巡抚登莱还有疑问。要是没了军队就没了每年八十万两的军饷,他作为巡抚又没有地方行政权力,到哪里去筹措这笔银子呢?
一瞬间吕泽扬的脑子里已经转过无数的念头,张焘久经官场。从吕泽扬的面色中就知道他大概在想什么――这原本也在意料之中xs63吕泽扬发觉自己还忽视了粮食困难的问题。莱州城内的粮食也就可以供应全城军民大概六七个月。按照朝廷调兵遣将的速度,没有三四个月是不会有大股人马来进剿的。而且能不能一战就取胜解围还是未知数。
不管是孙元化还是徐从治都很清楚目前朝廷的实际运作能力,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至于朱万年、洪县令之类的地方官要保持地面平静也得保存有足够的存粮,所以他们都不会愿意将粮食拨给吕泽扬供养难民。
“幸而只收容了五百多人,要不真要闹出笑话来!”吕泽扬想,现在叛军攻城很急,真要在四面关厢收容了好几千难民,要么自己不得不拼死保护难民,要么就眼睁睁的看着难民被叛军荼毒,白做了收容的无用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