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七十节集村并屯(三) (2 / 10)

作者:吹牛者 最后更新:2024/2/7 11:59:14
        二十刚刚出头的金山胖一点都不胖,反而瘦得可怜,一上午的高强度劳动已经让他喘得不行了。虽然现在是澳宋首长管饭:每天三顿饭,顿顿都是大碗的荞麦饭、水煮面糊;辣白菜、咸萝卜管够――比他做梦的时候吃得都好。但是干活的强度也大。一顿饱饭吃下去,一个时辰多就饿了。

        休息的哨子响了起来。汗流浃背的兄弟俩走到工地旁的休息站,大木桶里装满了凉开水。春季已经进入了肠胃道传染病的高发期,为此下达了命令不许喝生水,每个人还发给了一个带盖子的竹水壶,用绳子栓在腰里。

        一个看管休息站的女人拿着竹勺子给他们的杯子都倒了满满一杯。两个人拿起竹杯子咕咚咕咚痛饮痛饮。

        水略带咸味――里面加了少量的食盐用来补充盐分。

        “别喝那么快,呛死你们俩。”一个看守休息站的女奉公队员喊道。

        金山胖连还嘴的力气都没有了,直接一屁股坐了下来,只觉得汗如雨下。他看着正在修建中的标准村,还是有些不相信的感觉,他用胳膊肘推了推金太多:“你说这村子真是给我们造得?”

        “首长老爷们都这么说了,还能有假?”金太多父子因为当过首长老爷几天俘虏,算是本地新投靠百姓中最熟悉“首长老爷”的人了,说起来这父子两在xs63第三百七十节而即使在没有铁路的支持下,通过一连串间距3~4公里的标准村,部队能够快速开进,并能保证一定规模以下的部队的士兵的休息和补给需求。

        不过,这一体系在现实运用中还牵涉到地形、土地肥瘠、土地产权等各种问题,所以并不能完美的适用于所有的地区,目前在各地试点的标准村实际主要运用的是标准村的建筑形式。

        按照文德嗣的看法,种植业标准村特别适用于土质均衡的广阔的温带平原地带,比如华北和北美的大平原。另外就是需要长期开展治安战的地区――在这一体系下可以最大限度的对土地和人口、物资进行严密的控制。

        薛子良在进行了第一阶段的治安战之后给执委会呈交的报告中对济州岛的长期治安形势认为是可以形成“长期稳定的治安区”所以济州岛的标准村在防御等级上要低得多。村落不设置护城河,对房屋外墙和角楼的建材也不做强制性要求,以便进一步的降低成本和就地使用建材。

        村落的墙壁全部采用济州岛本地产的火山碎石砌墙。粘合剂采用的是传统的灰泥――济州岛的水泥窑还在修筑中,只能暂时代用。屋顶盖瓦片,砖瓦、碎石、黄沙、石灰和水泥在建材厂完工之后可以全部立足本地供应――实际上水泥黄沙石子之类的大众建筑材料的销售圈子,在有现代物流体系和交通工具的旧时空也不会超过五百公里,否则物流成本就会大得无法接受。更不用说在17世纪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